索引号: 发布机构: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信息名称: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通知 主题分类: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发布日期: 2016-03-29 成文日期: 2016-03-29
废止日期: 文 号: 本政办发[2016]34号
关键词: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3-29 09:56:00 【字体: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本政办发[2016]34号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本溪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通知
  

各自治县、区人民政府,本钢,市政府各委办局、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本溪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印发给你们,同时提出如下要求,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区)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将《规划纲要》中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对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目标任务逐项进行细化、量化,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对《规划纲要》中的目标任务分解,各责任部门、单位要认真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工作任务;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对于推进难度较大且可能影响目标任务完成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将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报市政府研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三、加强督查,跟踪落实。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层层落实考核机制,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加强跟踪检查,按时报告工作进展和指标完成情况。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等部门对《规划纲要》各项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予以通报。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3月29日
  

工作方向工作任务责任部门
创新驱动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清理非行政许可项目。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大众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市编委办
市政府法制办
市财政局
市经济信息化委
市人社局
市工商局
市投融资办
科技创新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试点,推进创业孵化中心建设,构建产业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充分释放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能量,加快建设科教研发产业园,提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建成一批辐射全省乃至东北亚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双创基地”。市科技产权局
人才创新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政策,扩大有效供给。到2020年,全市引进国内外知名科技领军人才20名,引进和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家100名。市人社局
金融创新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服务延伸。积极发展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等专业化产业基金。市政府金融办
市发展改革委
市科技产权局
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国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市国资委
深入开展农村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农委
市林业局
扩大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内外融通的开放新格局。实际直接利用外资五年累计完成12.92亿美元,外贸出口五年累计完成189.72亿美元。市外经贸局
市经合办
产业发展篇绿色工业强市
到202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0亿元,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2000亿元。市经济信息化委
全力支持和服务本钢集团继续深化地企合作,迈向世界500强,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本钢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申报“本溪人参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本溪人参铁铸件”品牌。到2020年,铁矿石产能达5000万吨。形成年产150万吨精品铸件生产能力。
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钢铁深加工达到600万吨。
建设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成“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建设绿色新型建材产业示范基地。
市经济信息化委
市国土资源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环保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精细化工、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市经济信息化委
大健康产业立市生物制药产业建设多功能、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技术药物生产基地。本溪高新区管委会
化学药产业重点建设高端仿制药及化药产业园。本溪高新区管委会
现代中药产业夯实道地药材种植养殖产业,建成集育苗(育种)、种植(养殖)、加工、检测、交易为一体的中药材GAP基地,打造“北药”品牌。市农委
市经济信息化委
市林业局
医疗器械产业建设北方数字化医疗装备产业化基地。本溪高新区管委会
健康食品和保健品产业做大做强本溪县绿色食品产业园和桓仁县健康食品(葡萄酒)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市经济信息化委
本溪县政府
桓仁县政府
养老产业以养老地产建设为引领,加快构建张其寨、汤沟、高寿山等养老产业集聚区。市民政局
市城乡规划建设委
体育产业建设全国闻名的“体育名城”,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1%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市体育委
新型健康服务产业重点发展优生优育、新型康复、特殊护理、医疗美容等非基本医疗服务。市卫生计生委
产业发展篇现代服务业兴市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本溪市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创意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5%以上。市文化广电局
市发展改革委
旅游产业按照“十百千万”总体布局,打造“中国赏枫度假第一品牌”,建成东北亚著名的全域全景全时休闲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市旅游发展委
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传统金融业,壮大总部、互联网和小微金融,建设金融服务平台,打造“阳光金融”品牌。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以上。市政府金融办
市服务业委
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市服务业委
生态农业富市
以特色产业为方向,建设多功能农业经济区。到202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00亿元。市农委
市林业局
种植产业实施优质稻米、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产品的
“有机品牌培育计划”,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市农委
市林业局
养殖产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着力打造优质安全产品供给区。市农委
林业产业组织实施“全国林业改革综合实验示范区”建设。市林业局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拉长本地种植、养殖产业链,发展精制大米、有机杂粮、果蔬加工、酿酒等产业,配套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物流中心。市农委
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本溪县、桓仁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沟域经济。市旅游发展委
信息产业惠市“互联网+”绿色工业积极培育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利用,重点产业试点建设智能工厂,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与国内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对接,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市经济信息化委
市智慧办
“互联网+”健康服务业在沈本新城建立医疗机构和互联网企业联合的健康服务模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市卫生计生委
市智慧办
本溪高新区管委会
“互联网+”物流建设本溪市综合数字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市服务业委
市智慧办
“互联网+”电子商务推动建立本溪药交所,打造东北医药电子交易平台。市服务业委
市智慧办
产业发展篇信息产业惠市“互联网+”生态农业本溪县、桓仁县加快建设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服务业委
市农委
市智慧办
新型城镇化篇加快推进沈本
一体化发展
加强政策牵动做好政府层面衔接,运用政策重点推进工作机制、规划编制、政策争取、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一体化。市沈本一体化
工作办公室
推进创新驱动充分运用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政策,积极开展户籍、社保、金融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市沈本一体化
工作办公室
实施市场推动通过科学规划、搭建平台、提供信息,进一步推动两市市场主体之间的对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促进产业特色发展。市沈本一体化
工作办公室
加快协同创新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引领,强力推进协同创新。市沈本一体化
工作办公室
稳步提升城镇化
水平和质量
不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新老城区“双核”发展。沈本新城和老城区同步发展,南芬区全面纳入老城区发展规划。
本溪县与老城区交互发展。打造本溪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拓展区。
桓仁县撤县设市升级发展。争取将桓仁县撤县设市,积极打造成边境城市。
市城乡规划建设委
本溪县政府
桓仁县政府
全面提升县区形象品质推进歪头山、田师付、铜锌矿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完成平山、福金等地区棚户区改造任务,消灭“城中村”。
完善城市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本溪市区“内环”和“外环”路网。
建设沿太子河城市慢行(自行车)步道系统、本溪县生态廊道、桓仁“十里银河”景观带。
市城乡规划建设委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市城乡规划建设委
市邮政管理局
新型城镇化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铁路:推进沈丹铁路、溪辽铁路、溪田铁路改线、本溪至田师傅至桓仁电气化改造等项目。
高速公路:完成本桓集高速,本宽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辽中环高速公路本溪段等项目。
市交通局
构筑清洁能源保障体系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气化本溪”建设进程,完善本溪城区燃气管网及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母站建设。市发展改革委
市城乡规划建设委
建设集约高效智慧城市重点打造“市民卡、市民网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平台运行管理”、“云计算、手机客户端及三都展示的城市运行管理支撑平台”以及“中小企业云服务融合平台”三大核心智慧体系。全市新建住宅区光纤到户率达到100%。市智慧办
市经济信息化委
完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加强消防队(站)、消防水源等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和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储备库满足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物资需求。加快推进防洪防涝基础设施改造。优化邮政营业场所布局,加快快递服务终端能力建设,提升快递服务质量和能力。市消防局
市政府应急办
市邮政管理局
生态环境保护篇打造生态屏障保护区依托本溪县和桓仁县省级水源涵养区,以沈本产业大道和细河产业大道以东为重点区域,形成以太子河水系和浑江水系为脉络,以区间绿地为补充的“山水相间”生态屏障保护区。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76.3%以上,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浓度下降比例1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市环保局
市林业局
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土地利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54700公顷,力争整理土地7800公顷,新增耕地180公顷。市国土资源局
水资源利用落实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到2020年,基本完成对浪费水严重的用水器具改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提高到85%。市水务局
矿产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重要成矿区(带)的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实现重要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市国土资源局
市经济信息化委
生态环境保护篇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利用强化重点产业节能,启动重点企业强制绿色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市环保局
市农委
市畜牧兽医局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持续开展“青山、碧水、蓝天”工程青山工程。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国家“三北”造林工程,推进植被恢复治理。矿山生态破坏复垦恢复率30%以上。市区绿化覆盖率43%以上。
碧水工程。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老官砬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到国家Ⅱ类水体标准。重点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蓝天工程。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完成省定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85%以上,有效控制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碳排放。
市环保局
市林业局
市国土资源局
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到2020年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初步建成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市环保局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和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和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市环保局
精准扶贫篇
到2020年,实现全市贫困人口30584人全部脱贫,72个贫困村和桓仁贫困县全部“摘帽”。市扶贫办
坚持“两个制度”工作前提精确识别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确保摸清摸透贫困人口的底数。市扶贫办
动态管理建立贫困人口分类台账和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市扶贫办
落实“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市扶贫办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易地搬迁安置。市扶贫办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强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市扶贫办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市扶贫办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加大农村低保统筹力度,研究贫困地区低保线和扶贫线
“两线合一”实施办法。
市扶贫办
精准扶贫篇构建“三位一体”扶贫格局专项扶贫根据实际精准安排工程项目资金,实施交通、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等扶贫工程。市扶贫办
行业扶贫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将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深入贫困地区,提高产业开发的技术水平。市扶贫办
社会扶贫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市级资金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展帮扶协作。市扶贫办
公共服务篇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缓人口自然增长下降及负增长趋势。市卫生计生委
实现教育现代化老城区学校全面提档升级,沈本新城打造优质国际教育集聚区。逐渐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环境。市教育局
扩大就业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市预计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继续通过多种措施,缩小分配差距,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2010年相比实现倍增。市人社局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设施条件。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实现控制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市卫生计生委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以三甲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支撑、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协作单位的医疗联合体,形成公立医院运行监管新机制,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实现“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市卫生计生委
公共服务篇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民参保: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7万人、78万人、35万人、35万人、32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
社会救济: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教育、住房、司法援助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养老:基本建成集应急救助、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信息化网络系统,提供优质养老信息服务。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农村社区建立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覆盖城市社区。
市人社局
市民政局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同步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网络,市、县两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实现免费开放。新增市、县级数字影院3—4家。重点打造明山大峪文化新集聚区。重视生态文化的发扬传承。市文化广电局
市城乡规划建设委
市国土资源局
构建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50%。新建山地体育公园100座、球类校园200所,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达100%。市体育委
构建公共安全领域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本溪。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提升快速反应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水平。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药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及质量标识制度。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年均下降2%、非煤工矿商贸领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年均下降3%,创建5家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推进消防综合治理,提高城乡灭火救援能力。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及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及时化解民生诉求。不断深化国防动员建设各项工作。市公安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安监局
深化信用本溪建设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完善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数据库。创建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