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
信息名称: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15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 |
发布日期: | 2018-07-24 | 成文日期: | 2018-07-24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15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孙丽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本溪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的提案》已收悉。提案对我市林下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建议很具体、也很中肯,对我市今后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林业局党组对提案工作高度重视,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落实,党组书记、局长亲自安排工作,责成主管副局长把关负责,林业产业发展处具体落实相关工作。您提出的依托本溪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更是本溪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合理规划布局,科学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特点,科学编制《本溪市林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如“十二五”期间重点完成四个“100万”工程,即:果材兼用林发展到100万亩,林下种植业发展到100万亩,人工速生丰产林和珍贵阔叶用材林发展到200万亩,林业社会总产值实现100亿元以上。到目前各项发展规划目标均超额完成。认真编制了“十三五”规划,包含了目标、产业布局、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森林旅游建设等方面。
二、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了林业发展基金,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整合资金上千万元,优先用于林业重点工程及林业产业项目补贴。制定了金融扶持政策。开办了以林抵押贷款业务,并对以林抵押贷款发展林业产业项目予以50%的贴息,目前累计贷款已超过18亿元。建立了公共财政支持制度。2010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决定》,围绕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壮大涉林龙头企业、扶持林产品市场建设和名优品牌培育、扶持林农以林抵押贷款、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等6个方面出台了扶持政策。
三、培育典型基地,示范带动推进。围绕林业七大主导产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建设理念,通过项目工程、竞赛活动、拉练活动等,鼓励、推广林果、林药、林菜、林菌、林禽等复合经营模式,着力培育各类林下经济项目的重点标准园和示范户,加大扶持力度,以点带面,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全市约有10万农户规划发展了林下经济项目,确立科技示范村40个、示范户100户,建成百亩以上示范园1000多个、综合示范小区80个,树立了一批林农致富典型。全市已有二棚甸子镇摇钱树村、东营房乡南营房村等林业百万元户专业村5个。林业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最重要产业。
四、加大林业服务,做好林业产业技术培训工作。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全市建立了6个县级和7个乡级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林农信息、法律、政策、技术等一条龙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发展合作社、协会作用,新建林业专业合作社570个,林业行业协会200个,为广大林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政策、技术等方面服务。为了提高林农发展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普及科技知识,除了进行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与咨询服务外,县区每年不定期举办红松果材兼用林栽培技术、野生榛子垦覆技术、刺五加栽培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林农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五、树立产业品牌。重点打造“中国药都”、“中国枫叶之都”特色产业品牌。本溪被命名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中国森林中药材产业基地”和“中国森林食品产业基地”;本溪县获“中国刺五加之乡”称号、桓仁县获“中国山参之乡”称号;连山关刺五加、草河口红松籽、本溪林下参、本溪辽五味、桓仁山参、桓仁红松籽、桓仁蛤蟆油、桓仁大果榛子、桓仁山核桃油等9个涉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本溪龙宝参茸集团、桓仁森涛山参基地、三达药业等10个产品获省以上名牌产品称号;本溪龙宝参茸集团获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六、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景区涉及两县四区及高新区,基本涵盖了市内各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森林、地质地貌、水文、天象等自然景观以及大量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成为全市自然景观资源分布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森林旅游不仅自身实现了大发展,而且强力推动了全市旅游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周边林农开发农家乐、采摘园,林下特产干坚果、山野菜、林下药材不出家门,就可以卖个好价钱,森林旅游产业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七、林业产业呈现多样化发展。林药、林果、林菜、林工、林游等林业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刺五加成为本溪县主导产业,桓仁山参培育成为桓仁县主导产业,涉林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40%提高到60%。全市提出了“全域药都”的发展思路,本溪县提出了建设60万亩刺五加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并被省政府确定为“一县一业”示范县,获奖励资金500万元。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刺五加之乡”;桓仁县提出了建设60万亩林下参生产基地的建设目标,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林下参之乡”。
八、加强涉林龙头企业建设。全市培育形成了木材加工及制品、林下药材及保健品、森林食品及饮料、野生动物驯养及制品、涉林工艺品等加工产业集群。加工品种实现了以木制品加工为主向多种林副产品精深加工的转变,其中规模以上涉林龙头企业68家,包括木制品加工企业16家、森林食品及饮料加工企业18家、涉林中药加工企业20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6家、涉林工艺品企业8家。中国药都产业园区吸引了33家涉林药业安家落户,晟麦、大石药业、华夏虫草等一批企业成为我市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今后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构建“一路、一群、一区、一地”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即建设以“中国药都”为依托的北药及涉林产品加工集群,建设以枫叶观赏为主题的200公里长中华枫叶之路,建设本溪县、桓仁县以刺五加、林下参为主的北药生产种植区,建设溪湖、明山、南芬三个区为重点的森林食品采集基地。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落实、利用好已有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等扶持政策专项资金,对确定的重点项目单位、重点项目,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
二是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拉动能力。推进中国药都企业与林下经济产业基地有效对接,加大对带动力强、有规模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带动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推进本溪县东北林权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林下经济产品延伸,促进贸易便利化。
四是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抓特色产业,抓好“一乡一业”或“多乡一业”,促进基地规模不断壮大。
五是进一步加强合作化经营。积极组织引导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建设合作联社,增强带动服务能力,实现集约化经营。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林业产业建设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林业产业建设事业的发展。
2018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