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发布机构: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信息名称: 关于对本溪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15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主题分类: 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
发布日期: 2018-07-24 成文日期: 2018-07-24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关于对本溪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15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07-24 14:27:31 【字体:

刘先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企业培育中药材合作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7年以来,市农委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本溪市北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精神,按照北药产业打基础、上台阶、出效益的三步走目标,进一步推进本溪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本溪市北药产业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15年,我市制定出台了《本溪市北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市农委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制定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补贴政策上,对发展中药材给予补贴倾斜(新发展集中连片每亩补贴300元,示范村达到500亩以上每亩补贴400元)。由于补贴到位、玉米价格持续低迷等原因,农民和种植大户种植中药材积极性高涨,全市中药材呈现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的良好势头。通过初步统计,2017年我市新发展中药材9292亩。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五味子、刺五加、人参、丹参、高丽参、沙参、黄精、白鲜皮、桔梗等几十个品种。2017年五味子鲜品预订价格已达到18元/斤,按平均亩产2000斤计算,亩收益为3.6万元。2017年年初,市农委争取政府资金200万元,用于云南农业大学进行刺五加基因测序及刺五加酵素等系列产品的开发,目前,基因测序工作基本结束,待进行资料汇总、整理、评估、鉴定等环节后即可公布,刺五加5个系列产品完成开发,已有4个产品上市销售。
  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我市中药材加工、销售等环节日趋活跃。我市中药材产业基本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等种植、加工、销售的新模式。截止2017年底,全市中药材合作社共有95个,获得省级合作社示范项目26个,财政扶持资金523万元。高新区中新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在明山区及本桓公路沿线建设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及种植基地。本溪县城沟村与森秀药业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模式,建立本溪县中药材种植核心示范区,种植白鲜皮、黄精500余亩。2017年9月19日,建筑面积达3.2万平的辽宁北方中药材交易市场正式开业,开业当日就入驻业户100余家。
  为解决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经报请市政府第84次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市农委与邮储银行、中新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建立政府增信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市农委、明山区政府存入补偿基金300万元,邮储银行按1:10放大,为与中新房公司合作进行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及大户提供总额为3000万元的贷款。截至目前,已为5个合作社1个专业大户发放贷款1348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北药办明确产业发展职责
  为推动北药产业发展,市政府印发了《本溪市农村经济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本政办发〔2016〕27号),在市农委设立北药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北药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岗、责任落实到人,为圆满完成全年及“十三五”北药产业建设目标。
  (二)认真落实扶持政策,推动北药产业进一步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本溪市北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本政发[2015]23号)和2017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部署,推进北药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各县区申报情况,市农委印发《关于确定2017年本溪市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村的通知》(本农发[2017]126号),确定本溪县小市镇城沟村、桓仁县古城镇业主沟村和明山区牛心台街道办事处下牛村等八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村。根据市农委印发的《关于印发本溪市2017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本农发[2017]16号),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补贴政策上,对发展中药材给予补贴倾斜(新发展集中连片每亩补贴300元,示范村达到500亩以上每亩补贴400元)。
  (三)开展专项培训,引导中药材产业健康科学发展
  于2017年3月2~4日,在市林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小堡林业宾馆)举办全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暨“科普之冬”启动仪式。聘请省内外各专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并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合作社社长做经验介绍。吉林农大中药材学院杨士海教授、尹春梅教授,抚顺清原县中药材技术专家徐等一等分别就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玉竹的种植技术与发展、黄精的种植技术与发展等课程进行了专业的讲解与培训,为广大农民实现科技致富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科普惠农服务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本溪市北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结合本地自然环境及地理特点,经充分论证,进一步完善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预计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亩。
  2.加强道地中药材品种保护。组织开展道地中药材的品种调查工作,确定我市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引导中药材种苗基地对照道地中药材品种科目做好选育工作,做好中药材种苗追溯管理。
  3.创建市级中草药种苗繁育基地。发展我市道地中药材,种苗质量是中药材质量的关键。根据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的规模、品种数量和产出数量等,创建1到2个中草药种苗繁育基地,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4.培育规范化种植基地,扶持新型经济主体。在巩固已有中药材种植示范村的基础上,以示范村为重点,通过扶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田间管理规范和组织管理机制,推进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5.打造品牌,引导绿色种植。打造我市中药材品牌、引导绿色、有机种植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积极支持规范化种植基地实行绿色认证。培育我市辽细辛、鸡头黄精、白鲜皮等品种,适时申报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新型经济主体进行中药材商标注册。
  6.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精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具有实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入驻我市。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深加工能力。
  7.进一步做好对中药产业的服务。一是做好科技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市农委职能作用,做好适宜中药材新品种引进及示范推广,同时加强对农户种植的科技咨询、示范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二是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推动政府增信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扩大规模,增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三是做好政策服务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把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本溪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2018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