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发布机构: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信息名称: 本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14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主题分类: 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
发布日期: 2018-05-30 成文日期: 2018-05-30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本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14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05-30 10:37:45 【字体: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114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徐百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供热热负荷由转供改为直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非常好,与我市深化供暖体制改革工作目标不谋而合,我委领导高度重视此提案。目前,我市正在开展以深化供暖体制改革这一主题为核心的供热基础设施建设,为深化供暖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我市主城区现有供热企业11家,挂网供热面积3163万平方米,供热用户41.23万户,年应收采暖费7.99亿元。市内规模较大的供热企业有5家,分别是衡泽热力公司(供暖面积982万平方米)、本钢热力公司(供暖面积663万平方米)、泛亚热电公司(供暖面积656万平方米)、华兴热电公司(供暖面积428万平方米)和广惠热力公司(供暖面积310万平方米),5家供热企业供热面积合计为3039万平方米,占市区总面积的96%,其他6家小供暖企业供暖面积合计124万平方米,占市区总面积的4%。
  近年来,我市供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和支持下,坚
  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民情民意为工作中心点,从查找、解决问题根源入手,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从百姓供暖需求入手,研究破解思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供暖得到全面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广大群众除对供暖质量的要求提高外,对环保要求也逐步提高,供暖污染与供暖质量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如果我们按原有思路发展供暖事业,势必激化矛盾,如何解决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重新定位供热发展思路,既“突出建设生态文明,强化科学治理,推广节能技术,实行源头保护,充分利用我市工业余热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本溪市中心城区热电发展总体规划》和国电投本溪热电厂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域,通过大力开发利用工业余热、热电联产等节能供暖,取缔燃煤锅炉供暖,开辟一条节能减排、能源替代的城市集中供热路径,确保我市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争取利用5年左右时间,在我市主城区全部实现热电联产和余热化“绿色”供暖,建立以衡泽热力公司、本钢热力公司、泛亚热电公司、华兴热电公司、广惠热力公司五大供暖企业为服务主体和“互联网+能源”、“物联网+热源”和“互联网+服务”的智慧供热体系,最终达到在客户端实现按需、舒适、公平用热,供应端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总目标。
  根据供暖发展新思路,我们将开展“一环网、两热源、三体系”建设,“一环网”既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建设,“两热源”既国电投本溪热电厂热电联产和本钢工业余热利用供暖热源建设,“三体系”既智慧供暖体系、节能技术体系和供暖运营新体系建设。
  一、开展管网互联互通建设,完善管网布局。依托中电投本溪热电厂和本钢余热供热热源两大热源辐射管网工程,建设环形主干供热管网,实现主干管网、热源互联互通,区域热源大联网共享一个管网,各热源互为备用,合理布置管网和热源,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以管网互联互通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老旧管网改造,拟改造供热管网78.1万延长米,力争到“十三五”末期,主干管网成新率由“十二五”期间的66%提高到90%以上,庭院管网成新率由“十二五”期间的54%提高到80%以上,供暖成本较“十二五”期间下降30%左右。
  二、加快两大热源建设,打造“绿色”供暖热源。重点推进中电投本溪热电厂和本钢余热供热热源两大热源建设,构建以中电投本溪东部热电联产供暖和本钢工业余热水(焦化炉、发电炉、冲渣炉)为主体的“两热源”+“备用调峰热源+可再生能源、低品味能源、新能源、清洁能源”的“绿色”能源体系。力争“十三五”末期,在城区东部实现热电联产供暖,在城区西部实现工业余热化供暖,初步形成“一城两源”集中集约“绿色”供热空间布局。
  三、建设智慧供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利用“互联网+”构建智慧供暖业已成为众多城市供热发展的主要思路,也是未来供暖发展的主要方向,供热事业要实现供热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依托“互联网+”对供热供给侧、客户端、服务方式进行全面革新,建立起依托互联网的全新的智慧供热系统,才能真正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利用“互联网+运行”建设智能化生产测控系统,形成以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3D供热运维系统、热网智能调度系统和能源在线专家分析系统组成的生产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稳定的供热生产,通过智慧化控制系统的建设实现实时调控,优化运行,降低供热综合成本。利用“互联网+服务”整合全行业服务资源,实现供热服务资源数据共享,完善电话语音、网络、APP、微信、银行、第三方支付等不同渠道组成的大客服平台,实现供热报修服务、投诉办理、采暖费缴费、政策咨询等全程无缝对接办理,全程网上监督,让供热服务更高效、更便捷、更暖心。
  四、建设供暖节能体系,提高能源利用率。计划利用北欧丹麦等国家和山西晋中市供热单位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成功经验,对我市供热运行体系进行供热节能新技术改造,实施设备和系统优化升级,淘汰高能耗设备,更换实际与设计不匹配的设备,消除供暖运行隐患,根除庭院管网跑、冒、滴、漏造成的热、水、电损失,实现全网水力、热力平衡,大幅降低供暖能耗,全面提高我市供暖质量和能源利用水平。
  五、建设新型运营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依托两大热源和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建设,利用“物联网+热源+管网”,打破现有供暖企业各自独立的热源、管网、换热站、用户体系的运营架构,进一步深化基于源、网、站、用户一体化的供热工艺革新,建成一张由分散的网络组成的大热网,形成区域能源大联网,达到热源、管网、用户联网共享,互为依托,同期引入热源市场价格竞争机制,建立有利于降低能耗和成本的新型供热运营架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本溪市供热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市正在按照供暖发展新思路开展供暖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环形管网的东半环、中电投本溪热电厂已初步建成,预计今年可投入供暖生产,本钢工业余热建设也正在按计划推进。随着我市供热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供暖方式已将日渐完善,广大群众将享受到舒适、廉价、便捷供暖。
  感谢您对供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本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