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nyncj-2024-00076 发布机构: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信息名称: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发展观光采摘园助力休闲旅游农业的提案》(第3012号)答复 主题分类: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4-06-06 成文日期: 2024-06-06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发展观光采摘园助力休闲旅游农业的提案》(第3012号)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06 14:29:12 【字体:

民盟本溪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观光采摘园助力休闲旅游农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今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观光农业、采摘园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我市现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791个,从业人员2.85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为2.5万人;年接待游客307.5万人次,营业收入22.61亿元,利润总额4.58亿元,带动农户2.09万户。具体县区情况如下:

1.本溪县现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75个,从业人员2.35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为2.21万人;2023年接待游客236万人次,营业收入近20.47亿元,带动农户1.78万户。

2.桓仁县现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08个,从业人员4800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为2700人;2023年接待游客69.95万人次,营业收入2.08亿元,利润总额8900万元,带动农户2950户。

3.明山区现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个,从业人数93人,2023年接待游客0.85万人次,营业收入150万元,带动农户60户。

4.溪湖区现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个,从业人员80人,2023年接待游客7000人次,营业收入361万元,带动农户60户。

二、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工作举措

我市自然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景色怡人。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旅游、餐饮、住宿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不断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一)出台的扶持政策积极申报休闲农业项目,扩大知名度。一是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工作。按照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和监测工作要求,积极与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沟通研究文件内容,并组织调度各县区将我市特色优势突出、服务设施完善、乡风民俗良好、品牌效应明显的美丽乡村推荐上报。经农业农村部公布评审后,本溪市桓仁县普乐堡镇老漫子村被评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分别是小市镇同江峪村、向阳乡和平村、小市镇谢家崴子村、雅河乡湾湾川村、普乐堡镇老漫子村。

(二)激活乡村休闲旅游的措施多元化发展休闲农业,壮大经营主体。一是发展果蔬采摘园。本溪县依托关门山森林公园、关山湖景区、关门山大峡谷景区、万岁山飞行营地、枫香谷温泉度假酒店、861露营基地等,打造小市至关门山乡村旅游产业带,沿线乡村饭店、农家乐、乡村民宿、农业采摘园等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区域。明山区休闲农业发展主要以草莓、西红柿采摘为主要发展方向,品种、技术多从外地引进,农民自发建设基础设施。溪湖区大力发展火连寨村冠生园采摘基地,种植多种蔬菜瓜果;配套设施包含修建外部装饰、儿童娱乐场所、道路、餐饮部、亮化及多点视频监控系统,经营内容以采摘、农家餐饮为主,为游客提供农事体验休闲的旅游产品。二是建设旅游度假村。以花溪沐温泉旅游度假区、绿石谷景区、汤沟老区为核心,打造汤沟乡村旅游度假地,利用汤沟温泉品质优良的优势,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汤沟温泉开发建设,聚集了旅游个体业户近百家,其中温泉康养、农家乐46家,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溪湖区利用地缘优势等有利资源建设东风湖旅游度假村,通过多年的建设,项目种类齐全,主要包括冰雪大世界、满族民俗村、水上乐园、专业拓展训练活动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同时,东风街道办事处以东风湖旅游度假村为依托,正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三是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有机食品2个产品(野生山核桃、长白仙子食用植物油)。地理标志产品5个(本溪林下参、本溪辽五味、桓仁京租大米、本溪软枣猕猴桃、本溪蜂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本溪老红根小米、桓仁大米、桓仁中华蜂蜜、桓仁大榛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个(桓仁大米、桓仁山参、桓仁冰酒、桓仁蜂蜜、桓仁大榛子、连山关刺五加)。农产品品牌13个(长白仙子、桓龙湖、蔡龙麟、官地贡米、京租贡米、华本、木兰花、华旭米业、晟麦、榛洋气大榛子、牛仁乳制品、参中堂人参、兴桓米业)。绿色食品21个(不定期更新)

(三)开展的主要活动9月26-27日,我局在本溪县组织举办全市“庆丰收 促和美”2023年本溪市农民丰收节活动,这也是我市举办的第一届农民丰收节。活动期间,集中展示展销我市30余家企业的优质农特产品,包括桓仁稻米、桓仁冰酒、桓仁山参、沙棘原浆、木耳、软枣等,并通过秧歌表演和宣传片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我市广大农民精神面貌和特色农业发展成果。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持续优化乡村旅游环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一方面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提升等为重点,持续深化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工作,提升村庄硬实力,另一方面在产业培植、特色打造、文化挖掘上下功夫,提升村庄软实力。通过制定长效化管理措施,做好乡村环境的长效运维管护和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丰厚的乡村屯,需把基础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经济,增强村集体经济的持续造血功能。通过深挖当地特色文化,把农事产业与特色产业、休闲旅游等结合起来,实行村合作社统一管理,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发挥产业规模优势。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农房改造成主题民宿、特色餐饮等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举办节会、文化、特色演艺等活动,配套发展民宿经济及餐饮等业态,做足“看、吃、住、游、购”及参与体验的文章,全力集聚人气,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继续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工作。2024年,我们将继续挖掘符合条件的乡村,鼓励和支持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我是发展乡村旅游提供要素保障。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