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gyhxxhj-2023-00068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信息名称: | 市第十四届政协第二次会议《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2135号)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布日期: | 2023-07-07 | 成文日期: | 2023-07-07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第十四届政协第二次会议《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2135号)的答复
曲天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本溪作为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始终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做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2022年,共推动全市实施工业项目316个,其中“老字号”项目72 个、“原字号”项目134个、“新字号”项目110个。全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3.4亿元,占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49.2%。共有62个项目实现竣工,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2.2亿元、利税17.5亿元。帮助全市争取2022年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6117万元,争取资金总额在沈阳、大连后位列全省第3位。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以推动数字化赋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抓好产业集群发展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我市“人参铁”、硅石、石灰石、矿山剥岩,以及丰厚的天然药材等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规划定位产业园区,提升园区配套品质,形成园区建设政策洼地,围绕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吸引重点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推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建设基础配套产业园区,推进精密铸件、钢铁深加工等产业集聚发展。依托华岳精工、东华铸造、聚鑫达等重点企业,围绕汽车、高端机械装备、海洋石油装备、风力发电装备等精密铸件配套产业,推进本溪县、南芬区集采选矿、炼铁、铸造、装备制造零部件及其部分整机一体化的精密铸件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精密铸件产业集群。依托本溪水泵、春华锻造、亿通管业等重点企业、围绕机械加工、铸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薄弱环节,建设基础工艺加工园区,推进平山桥北产业园、东风湖产业园以管泵阀产业为主的钢铁深加工产业发展。
二是建设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推进水泥制品、玻璃深加工等产业集聚发展。以本溪优质石灰石资源和现有的山水工源水泥、亚泰交通水泥等企业为依托在溪湖区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推进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依托玉晶玻璃、福耀玻璃等龙头企业,发展LOW-E玻璃、电子玻璃、太阳能玻璃、超薄超白玻璃、汽车玻璃及深加工制品,形成玻璃产业集群式发展。推进高新区利用歪头山铁矿丰富废岩石和尾矿储量,建设辽宁(本溪)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尾矿制砂、普通砂浆、特种砂浆,及混凝土骨料、铺地透气水砖等建筑产品生产企业集聚发展。
三是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推进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继续举全市之力,依托本溪药都现已形成的国家级高端品牌医药产业集聚区优势,围绕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脑健康等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获准一批高附加值新药品种,建设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聚焦现代中药、保健品功能食品等产业,依托祥云药业、行天健药业、上药好护士药业等重点企业,推进产业链由中药材初加工向成品制剂延伸、由传统品种向高端产品升级,建设桓仁县现代中医药健康产业园。依托华日氟高分子材料、宇航宏太等重点企业,培育开发高性能热塑性聚酯、先进氮化硅陶瓷用合成粉体等先进材料,推进明山区打造新材料产业园,加速新材料产业发展。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把实施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工业发展实现产业强市的底线和红线,推动工业经济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围绕“老原新”字号,鼓励企业当盟主,与高校、科研单位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重点推进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围绕重大成套装备、关键共性技术、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形成一批可以为我市优势产业赋能的技术创新成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的科技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分级分类挖掘和培育“小升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培育方面有所突破。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
二是推进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鼓励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支持冶金、建材、电力等高耗能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推广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研发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熟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普及率。推动低碳工艺革新,实施降碳升级改造,支持取得突破的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和经验。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利用我市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抽水蓄能、生物质能等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桓仁核电站等大型清洁能源项目实施,实现清洁能源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三、加大“双本”融合力度,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
全面落实《本溪市人民政府与本钢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全面合作协议》,制定《本溪市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实施方案》,加强“钢地”协同优势互补,推进“双本”深度融合和协作配套,支持头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本钢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做强做大冶金支柱产业。支持本钢优化钢铁配套能力,补齐炼钢、轧制等工序短板,实现板材产品精品化、长材产品高端化,战略产品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轴承钢、帘线钢等市场占有率居前列,打造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板材基地、国内一流优特钢棒线材基地。推进本钢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碳排放任务,引领区域钢铁行业绿色发展。以支撑本钢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分阶段推进铁前集控、炼轧集控、智能示范工厂、智慧矿山等建设,提高本钢两化融合水平,实现智造强企。
二是推进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引导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鼓励企业“用数、上云、赋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大企业数字化改造力度,提高企业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推进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分行业、分区域,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面向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抓好本溪工具数字化转型5G智能工厂二期工程建设,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运行使用。
三是加强钢地企业对接合作,提升本地企业配套率。共同建立铁精粉生产合作保供机制,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面向全市矿山企业采购铁精粉,保障铁精粉长期合作;支持溪湖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发展壮大,按照市场化原则,本钢与基地企业建立长期采购供货协议;共同提升本地企业备品备件、辅料等产品配套能力,定期有针对性地向政府提供采购产品需求清单,鼓励本溪地方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参与采购活动;支持地方企业开展钢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本地企业优先采购本钢尾矿、水渣、粉煤灰、煤焦油等废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大本钢恒达物流园建设力度,满足本地企业采购本钢钢材品种需求,着力解决本地企业通过外埠渠道采购本钢钢材产品问题。
四、拓展开放合作空间,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结合《本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做好园区用地调整,抓好园区基础建设,实现“七通一平一绿”,为承接沈阳经济区、京津冀产业转移、江苏对口合作、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合作、本钢与地方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项目预留出充足发展空间。
一是推进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承载区建设。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沈阳都市圈装备制造业配套对接合作,推动辽宁民盛橡塑机械公司、本溪锅炉公司、本溪正兴车轮公司、本溪金桥焊材公司、本溪银龙预应力公司等企业与沈阳重点企业开展对接合作,打造沈阳高端装备及汽车钢材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推动本溪鑫众达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本溪参铁汽车零部件公司、华岳精工等企业与沈阳沈鼓集团、北方重工集团、沈阳机床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合作对接,打造精密铸件配套加工基地。
二是强化对外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全面推进“招商引资竞赛年”活动,由市商务部门牵头筹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促进在溪企业扩大投资规模。积极做好辽洽会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力争签约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实泰本对口合作工作方案,聚焦钢材深加工、精密铸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引导各县区发扬见缝插针的精神,积极开展针对性招商活动。支持在溪央企、国企扩大投资。按照四级包保责任制,对全市正在推进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积极推进在谈项目签约、已签约项目落地。
五、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实体经济数字改造
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努力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一是加速5G和两化深度融合发展。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协调市通管办及运营商加快实施建设,积极帮助协调解决疑难站址等问题,确保5G基站建设任务。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领域,压紧压实项目储备,积极推进鞍本重组信息化系统一体化建设、华润三药尪痹颗粒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本溪龙山啤酒新建数字赋能生产线建设、辽宁民盛数字化生产线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早日赋能增效。
二是推进工业产业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运用智能技术和智能装备实施技术改造,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建设一批智能制造车间和生产线,促进制造工艺仿真优化、制造过程智能化控制、生产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打造一批高标准智能工厂。重点推进本溪北营公司与中国联通本溪分公司、北京理工大学签署的《废钢智能定级系统》、本钢冷轧总厂与中国电信本溪分公司签署的《本钢冷轧总厂5G工业互联网》项目加快实施。
三是加大上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紧盯国家企业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省智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入县区及本钢挖掘筛选符合国家、省专项支持方向项目,建立完善对上争取政策资金重点项目库,提前介入,帮助企业完善项目建设要件,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相关申报资料的组织准备,为全市更多项目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奠定基础,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步伐。
本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