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gyhxxhj-2019-00083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信息名称: | 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建设》(第2108号)提案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19年) |
发布日期: | 2019-06-12 | 成文日期: | 2019-06-12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对政协本溪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建设》(第2108号)提案的答复
吕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政府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及配套基地发展,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充分利用沈阳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契机,积极推动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业的发展。为此,市政府出台了《本溪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战略基地实施方案》(本政办发〔2018〕79号),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我们也将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抓好落实,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及配套基地建设。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基础产业取得突破;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钢铁等装备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成套装备及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比重由目前的2.3%提高到4%左右。
到2030年,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处于全国前列,在全国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二、发展重点
(一)中高端装备零部件
我市中高端装备零部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产品集中在冶金、矿山装备零部件、管件和机床及床身。下步重点发展矿山工程机械、机床床体、海洋石油开采设备、风电装备等铸铁配件,以及新型铸铁管材、管件等产品。积极培育、配套生产航空、船舶及高端装备的高精度零部件、异形件等,填补航空、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空白。
重点发展产品:矿山工程机械、机床床体、海洋石油开采设备、风电装备等铸铁配件,新型铸铁管材、管件,制冷设备,超硬合金带锯条等。
(二)成套装备
目前我市拥有本溪水泵公司、锅炉公司、恒泰重机等成套装备生产企业,本溪水泵公司拥有包括高压泵、计量泵、船用泵、热油蒸汽泵、渣浆泵、石油化工离心泵、多级泵、磁力泵等20多个系列产品;锅炉公司集锅炉研发、制造、锅炉安装、维修改造、锅炉辅机等成套装备为一体;起重机等冶金、矿山装备发展稳定,并逐步向服务型制造迈进。
重点发展以本溪水泵公司和本溪锅炉集团为依托,健全成套装备领域,发展多样性、高端的泵类和锅炉生产基地。发展重型矿山和工程机械,重点是千万吨级以上大型露天矿半连续开采成套装备、大型装载机、高效筑路、养路机械,多功能大型轮式起重机,大型全地面汽车起重机等高端工程装备及特种设备。
重点发展产品:高压泵、计量泵、船用泵、热油蒸汽泵、渣浆泵、石油化工离心泵、多级泵、磁力泵,锅炉及锅炉辅机、起重机、防盗门、变压器、工业起重机等。
(三)汽车零部件
我市汽车零部件领域发展势头良好,汽车用板材、高强钢、特种钢、汽车发动机曲轴、壳体,刹车盘、排气管等铸铁件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聚集了华岳精工、正兴车轮、辽宁泰源等10多户汽车零部件生产重点企业,主要产品曲轴、发动机飞轮、轮毂、刹车盘等产品长期供应国内各大汽车厂商。
重点继承和发展汽车发动机曲轴、壳体,刹车盘、排气管等铸铁件,力争在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方面有新突破;培育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驱动电机及控制器、动力电池系统、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等配套服务产业。
重点发展产品:汽车发动机曲轴、壳体,刹车盘、排气管、汽车铝线、发动机飞轮、轮毂等零部件及改装车、房车等整车。
(四)医疗电子装备
我市在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医用电子诊疗器械、新型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电子装备方面已有74个品种。辽宁开普医疗核磁共振生产线、辽宁沃德玛克公司医疗设备生产基地等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主要抓好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及器械、医用净化设备等新产品,研发生产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和数字化医疗设备、康复医疗器械。
重点发展产品: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及器械、医用净化设备等新产品,研发生产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和数字化医疗设备、康复医疗器械。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本溪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工程指挥部,负责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工业投资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提高审批效率。规范管理部门职责权限,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四)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搭建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协作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装备制造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我市装备制造业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开展行业基础和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尽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五)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和科研机构围绕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调整、新设学科和专业,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装备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
感谢您对我市发展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建设工作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