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whlvhgbdsj-2019-00024 | 发布机构: | 本溪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第2082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19年) |
发布日期: | 2019-05-22 | 成文日期: | 2019-05-22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第2082号)答复
张杨、李庆艳、董仲喜委员: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1、完善集散咨询体系。持续推进景区游客中心建设,市本级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各县(区)因地制宜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区景点等旅游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
2、构建畅达交通路网。尽快实现全市东西交通大动脉贯通。推进干线公路与重要景区连接,提升全域公路通达条件,提高旅游可进入性。推进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交通、游憩、体验、运动、健身等复合型功能的旅游交通线路。强化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根据旅游市场出行要求做好旅游交通运输保障。
3、优化全域空间布局。围绕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培育开发具有区域特色、要素配套齐全、主题明确的旅游主体功能区,提高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度,形成服务要素与产业要素相匹配的支撑体系,增强全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4、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增强要素型旅游产品吸引力,深入挖掘民间特色小吃,建设特色餐饮街区,进一步提升星级饭店和绿色饭店的品质,发展精品饭店、文化主题饭店、露营帐篷酒店和度假型酒店及金品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打造特色品牌。积极创建高A级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高星级温泉企业。发展目的地型产品,按照村、镇、县(区)、市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目的地品牌。
5、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本溪“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两县国际旅游度假区,加速推进汤沟、温泉寺旅游集聚区,洋湖沟森林旅游区,万岁山低空飞行基地,枫林·谷里汽车房车露营公园,建州部落森林狩猎公园,高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边石哈达田园综合体,天伦时代国际精品酒店,山地体育休闲公园,南芬大冰沟、财神寺、关东旅游小镇、户外运动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天著发家峪、汤沟云山等大型滑雪场和桓仁冰雪温泉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冬季旅游产品和业态。
6、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工业遗产、地质遗迹等资源的保护,依法保护名胜古迹、历史遗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规划建设管控。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构筑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城乡建筑风貌。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降低资源消耗,推广使用节水节能产品和技术,推进节水节能型景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
7、推进全域环境整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本溪市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本溪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本溪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本溪市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水源地保护、太子河水系治理、城市综合整治。实施主要旅游沿线路边、水边、山边、村边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对重点旅游村镇实行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优化提升全域旅游发展环境。
8、推行导游服务规范化。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明确用人单位与导游的权利义务,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开展导游培训,组织导游服务技能竞赛,建设导游服务网络平台,提高导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9、制定全域营销规划。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树立整体营销和全面营销观念,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规划,实现产品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客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加强引客入溪。
10、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围绕“春赏百花夏避暑、秋观枫叶冬沐泉”旅游主题,着力培育打造“燕东胜境,枫都本溪”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特色鲜明的“中国枫叶之都”、“中国温泉之城”、“户外运动天堂”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变旅游产业优势为品牌优势。
11、创新全域营销方式。创意举办四季旅游节会活动,强化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出满足游客个性需求、吸引游客广泛参与的新产品和线路。有效运用高层营销、网络营销、公众营销、节庆营销等多种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加强市场调研,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实施精准营销。
12、建设智慧旅游中心。整合全域资源,借助互联网,建设以服务游客为核心的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全程旅游信息获取、服务预定、动态监控、流量控制、商品售卖、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等服务功能。建设移动端旅游服务平台,实现以信息发布、服务查询、产业监测等为主体的旅游服务平台。
13、推进旅游服务智能化。建立区域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形成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
14、加强旅游投诉处理。建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举报机制,积极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咨询中心等多样化手段,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的旅游投诉受理、处理、反馈机制,做到及时公正、规范有效。推行文明旅游公约,树立文明旅游典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和部门间信息通报机制,不断推进文明旅游进程。
15、加强旅游安全执法。强化旅游执法队伍的市场监督执法功能,严肃查处损害游客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旅游执法常态化。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对涉旅领域执法检查,建立健全旅游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净化旅游市场环境,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19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