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
信息名称: | 关于对本溪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09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 |
发布日期: | 2018-07-20 | 成文日期: | 2018-07-20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关于对本溪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09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王永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营商环境落实政府诚信”的建议,由市发改委主办转为我局主办件后,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抽调专门人员,认真研究落实建议所提出的有关加强诚信政府建设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等诸多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去年开始,我省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营商环境建设监督机构,由市长同志亲自分管,副市长于庆伟同志协助,来对全市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监督。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可以说,我市的营商环境有所改善。市委市政府将营商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营商环境建设及监督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落实省 “八个凡是”,我市提出“七个不允许”,设置高压线约束公权力,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利益。一年来,全市市初步完善了制度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特别是营商环境建设监督机制发挥积极作用。在省内率先推出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追责问责。上一年,通过媒体曝光、大范围通报等手段曝光人员24人,曝光典型案件16起,各级各部门处理损害营商环境责任人41人,形成有力震慑。有效开展了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工作。去年,通过投诉举报和企业家座谈会等各种渠道梳理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149件,全部立案办理,已办结90件,解决落实资金总计3330.96万元。
今年作为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年,全市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是在去年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围绕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问题这条主线,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
一是扎实推进“纠四风”和“办事难”专项整治。其中重点任务就包括干部作风专项整治。着重针对营商环境建设中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绩观不端正、执行决策不坚决、作风纪律不严谨等问题开展整治。重点整治工作不扎实,部署靠讲话、落实靠开会,搞突击、走过场,热衷走秀,说一套做一套,嘴上喊企业是上帝,实际自己高高在上;工作标准不高,自定标准、自己排名、自娱自乐,不正确认识差距,缺乏忧患意识,自我感觉良好;工作不担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行,被动应付,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拖再拖,推诿扯皮;片面追求政绩,招商引资时超职权承诺,落实中不兑现承诺,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工作纪律松弛,自由散漫,在岗不在状态,将服务企业和群众当作应付差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营商案例整改无期限拖延,搞“文字整改”“表态整改”,案例整改报告避重就轻,绕弯搪塞等问题。
严格按照修订后的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要求,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新闻报道、厉行节约;赴外地调研后,及时整理情况,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研报告;企业投诉7个工作日书面答复,企业反映的营商环境问题,6个月内办结率不低于80%。
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要加强失信惩戒,要对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府失信进行重点整治。
三是加大案件查处和追责问责工作力度。对损害营商环境案件进行梳理,组织开展积案办理攻坚战,对案件处理过程中新官不理旧账、推诿、懒政、怠政,特别是严重危害群众利益,有失公平、公正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建立曝光、约谈、通报机制。
四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市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调度重点工作,推动任务攻坚和问题解决。
特此答复。
本溪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