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wsjkwyh-2023-00005 发布机构: 本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名称: 本溪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大力发展地道中药材产业的建议》(1012号)答复 主题分类: 市卫生健康委
发布日期: 2021-10-11 成文日期: 2021-10-11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本溪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大力发展地道中药材产业的建议》(1012号)答复

发布时间:2021-10-11 10:00:31 【字体:

杨国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地道中药材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结合市卫健委职能答复如下:

一、要瞄准好的品种问题

多年来,本溪市多措并举,全市中药材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目前,我市平地中药材品种主要有辽五味、刺五加等,近几年发展的新品种主要是平地人参、黄精、白鲜皮。根据农业部门调度,202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万亩,主要有辽五味2.3万亩、刺五加0.7万亩、平地人参0.9万亩、黄精0.3万亩、白鲜皮0.2万亩。全市共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79个,获得省级示范社16个,获得补贴资金421万元。中药材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到35家,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以中药材深加工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包装、推进本溪森秀中药植物提取(刺五加)、上药参业中药饮片、天士力东北道地药材深加工、熙峰药业人参保健食品等一批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目前我市有本溪林下参、本溪辽五味两个地道中药材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本溪白鲜皮的登记资料也在收集筹备中。本溪林下参、本溪辽五味作为本溪特色地道中药材,每年都会参加全国农交会的展示展销。

二、坚持绿色生态发展问题

一是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市农业农村局将组织农技服务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推广,保证中药材种植业健康发展。在农忙季节,深入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指导农户采用高效栽培模式,施用安全高效的化肥和农药。在农闲季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放资料等方法,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二是实绿色高质高效施示范项目。2022年在本溪县实施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项目,打造集成果展示示范、技术集成推广、现场观摩培育于一体的典型样板,推进中药材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项目以建设中药材攻关试验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为主要实施方式,探索、展示、推广前沿技术模式,并且在物化投入、社会化投入和技术指导服务三个环节给予200万元的资金补助。

三、延长产业链条问题

目前,我市有两个传统医药类的非遗项目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别是《王氏中医术》,保护单位是桓仁县文化馆;《本溪金氏正骨手法》,保护单位是本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两个非遗项目在2010年12月被市政府批准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于传统医药类的非遗项目涉及人体健康安全,涉及面广,且需要相关资质和行业标准,因此我市的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仅有早期的两项,近几年没有新增项。下一步我们将夯实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两个市级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

四、加强地道中药材品牌的包装和推广问题

深入做好品牌宣传工作。重点挖掘本地现存独有的地道中药材优势特点及其历史渊源,打造中药材品牌,讲好中药材品牌故事,积极开展具有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的中药材申报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加大地道中药材宣传力度,积极推荐地道中药材参与辽宁省国际农业博览会、京津冀产销对接以及全国各类农业展览会,提高我市地道中药材知名度的同时开展产销对接,扩大地道中药材销售渠道。

五、加大扶持引导力度问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本溪市人民政府曾印发了《关于印发本溪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本政发〔2018〕15号)在重点任务中明确了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等目标。2021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这是我市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的中医药文件。其中在重点任务中对做好中药材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出明确要求,在保障措施中提出鼓励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中医药发展。市委、市政府文件的出台,为推动我市中医药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市卫健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联合市市场监管局下发了《关于促进中药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本市监联发〔2022〕2号)的配套措施。

 

本溪市卫生健康委

2022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