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发展规划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

以创新、内需、改革、开放为动力,立足“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将“全生态”理念贯穿本溪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

——引导资源型城市创新向生态型城市转型,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构建充满活力的经济生态。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营造良好的政治大环境和大趋势,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昂扬自信的文化生态。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与社会系统要素相互作用,推进民生改善,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本溪市“十四五”时期总体发展布局图

abe8e822efa049e0a1854787b5312ae6.Jpeg

2.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通过五年努力,新时代本溪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在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等七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建设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承载区、辽东绿色经济先行区、数字辽宁践行区,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为本溪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实现位次前移,发展质态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改善,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数字经济比重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推出一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层次、布局得到优化提高,基本形成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建成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落地转化,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创新、数字化改造上取得新进展,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整体提速。

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老城区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全面增强,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融合更加紧密,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绿色成为本溪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力争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治理效能得到新增强。依法治市提高到新水平,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到2035年,本溪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台阶,建成数字本溪、制造强市,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支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全面形成;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本溪、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基本建成教育强市、文化强市、健康本溪;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辽东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生态山城、美丽本溪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高效,平安本溪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