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溪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专题频道

春节临近缓解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
专家建议:树立积极乐观态度是排解负面情绪的最佳途径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21-02-02 浏览次数: 【字体:

  即将到来的春节,注定和以往不一样,很多市民不仅要面对年关带来的焦虑情绪,更在疫情的影响下心里多了一份负担。经历过辽宁前一段的疫情防控,截至1月29日,我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但仍有不少市民担心今年的春节会不会像去年一样闷在家里度过。面对疫情的影响,心理上该如何应对?在这个特殊时期,心理专家提醒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现象

  过分担忧人流密集可能会染上病毒

  每次浏览到网上发布的关于疫情的信息,王先生都会多看两眼,新冠病毒危害不容忽视,由于一天浏览多次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也导致王先生产生了焦虑心理,甚至有时做梦都会梦到自己的亲朋有人染上了病毒,前两天因为自己嗓子疼,就开始莫名担心自己患上了新冠病毒肺炎,为此王先生吃不好、睡不好。

  “因为疫情,不敢串门、不敢去商场买东西。近两个月一家人都没能好好逛个街,饭店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更不用说了,就担心染上病毒啊!眼瞅着就要过年了,真怕再像去年那样闷在家里过年。”市民李女士说,本来她还和家人约好春节的时候好好聚几天,现在疫情卷土重来,让她出门都害怕与人接触,每次出门都认真戴口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从头到脚消一遍毒,就担心空气中弥漫着病毒。

  刘女士与其他担心疫情的人不同,她还是正常上下班,只是减少了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次数。“我们不能因为疫情而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国家已经拥有了相应的防疫经验,肯定会平安过去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政府的要求,少出门,做好自我防护,考虑多了没啥大用,还徒增烦恼。”刘女士笑着说,现在她出门戴口罩、回家消毒和洗手已经成了习惯,她觉得疫情的到来让她更懂得了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

  专家支招

  保持情绪稳定树立积极乐观态度

  心情焦虑是指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是一个人特定的心理反应。从长远目光来看,如果一个人一直这样下去的话,结果一定会是身心都受到伤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市中心医院心理门诊负责人心理治疗师何彦霞说,适度的担忧是正常的,并具有适应性,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疫情;但情绪反应过度,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造成个人生活混乱。

  “面对疫情,担心和害怕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种担心害怕的趋势下,个人对信息的识别能力有所下降,频繁浏览疫情信息,极易受到谣言和信息过载压力的影响,也极易陷入对自身和家人健康及安全的过度关注中。因此要正视客观信息,正视焦虑情绪,多关注官方消息,保持情绪的稳定。”何彦霞说,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接纳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专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好好照顾自己和家人。不信谣、不传谣,建立自己是防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发现自己有严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或者无端发脾气而不能自控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可以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倾诉,也可以多看看正能量的书籍、听听音乐、看看影视剧等放松身心。如果心理问题严重,不要任由发展,可求助心理医生,寻求科学解决问题方法。

  无需过分担忧做好自我防护

  疫情是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不少人因为今年冬天的疫情而吃不好、睡不香,至于自我防护应该怎么做,专家表示,建议大家把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防范行为变成一种日常习惯,甚至是一种文明风尚,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少聚集、多通风等防范新冠肺炎的行为要继续保持,因为这些行为不但对预防新冠有效,对预防流感、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样有效,在流感流行季节也同样适用。

  由此可见,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自我防护,就无须过分担忧。对于未发生的事,不要听之信之,要学会自我判断。去年春节,我们没有面对疫情的经验,都能全民上下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现在有了经验,还只是出现小范围的反弹,所以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的同时,保持面对疫情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