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政务要闻>详细内容

织就民生保障网 百姓生活上新高——2016年市政府工作成就综述(中)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27 09:50:26 浏览次数: 【字体:

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完成,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节节攀升······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2016年,市政府下大力气“编织”更加完善的民生保障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加强养老保险金征缴清欠,强化监管、严控支出,保证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43元,达到2232元。月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提高,市区由1050元调整到1320元,两县由900元调整到1200元。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每人每年提高40元。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标准,分别提高了5%、10%和7%。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超过2万人从中受益。为贫困残疾人适配辅具2382件,完成了70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改善了我市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切实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全市20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9万人,全市就业保持稳定态势。精准扶贫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两县整合资金1.16亿元用于精准脱贫,8家省直单位、64家市直单位、72个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全面完成了年度脱贫任务。

民生实事,就是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年初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如今已全部完成。“暖房子”工程继续推进,全年完成施工438.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任务,5万多户居民从中受益。“暖房子”让一批批老旧小区重新焕发了光彩,也让居民们在冬日里感受到了如春的温暖。市政府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的举措并不仅限于此,今年我市还对58.1万平方米的住宅区进行了环境整治,修建人行甬道、车行路,进行绿化补植,拆除违建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美化了人居环境,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街巷路关系着千家万户,今年我市完成了对39条街巷路的改造, 家门口的道路平坦通畅了,百姓的心也跟着敞亮了。我市还完成了55万张市民卡的发放工作,18路、25路等公交线路开通了市民卡刷卡功能,百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更加方便了。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年初政府把面向公众开放中小学体育场馆,作为承诺的民生实事之一写进了工作报告。如今,主城区已有25所中小学的体育场馆面向市民开放,还有19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设施建成投入使用,附近的居民再也不用为没有健身场所发愁了。

2016年,我市的教育事业步入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阶段。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6%;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溪湖区、南芬区和高新区均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认定,跻身全省前列。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百余所学校的办学环境、教育装备发生了巨变。市、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并获省肯定,组建了市中心医院等3个“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全面启动。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制订了比较完善的大健康产业规划。举办全市文化艺术节和群众文化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00余场,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社会和谐稳定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为此,我市大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了“全警大巡防”模式。深入开展打击“盗抢骗”等专项行动,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建立了市、县(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启动党政领导化解信访难题“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集中化解信访积案1247件,占积案总量的90%,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