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政务要闻>详细内容

以智换资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6-08-24 09:20:32 浏览次数: 【字体:

位于明山区华程路31号的辽宁金洋光电有限公司,虽然是个只有200多人的小企业,却凭借着汽车智能防强光核心技术,填补了世界汽车光污染领域的空白。正是拥有十二项国家技术专利的知识产权,这家企业在今年7月通过资质评估机构审核,获得市商业银行174万元贷款。

以往,一项专利经过艰辛漫长的研发过程最终获得专利权时,却往往因无钱投资只能变成一纸空文束之高阁。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国务院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其中明确提出“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充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关实施方案,积极筹建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资金扶持、目标管理和强化跟踪服务等措施,推动我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开展。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市共有71家企业获得232项发明专利。到目前,我市已有两家企业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市商业银行和盛京银行本溪分行是我市最早开展此项业务的两家金融机构,今年分别为辽宁金洋光电有限公司、辽宁九洲龙跃药业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发放贷款1024万元。

“过去很多知识产权人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没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如今,有了专利权质押贷款这项业务,企业创新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我们的目标是到2017年,创造两个亿的产值。”金洋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自信地对记者说。

市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贾浩英告诉记者,从事贷款12 年,她第一次用一张专利证书贷出了174万元。“没有土地证、设备、厂房等实物做抵押,如果企业不能将专利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产生效益,专利证书就是一张白纸,专利质押贷款的风险对于银行来说的确不小。”贾浩英坦诚地表示,“在贷款过程中,专业机构的评估让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能有了更加准确地考量,知识产权未来的价值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据悉,为了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降低银行在贷款中的风险,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财政部已经下发了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目前我市的这笔基金已经到位。

盛京银行本溪分行今年利用专利权质押为辽宁九洲龙跃药业有限公司转贷了850万元。营业部副总经理胡军表示,欢迎这样创新型企业来银行贷款,有了政府的支持,这项业务以后开展起来就更有动力了。

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实物抵押的有形资产来说,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未来创造的价值却是无限的,将成为所有产业创造财富的核心资源。推动专利权质押贷款,不仅能够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更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解发展瓶颈,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自主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品牌,加快专利技术资本化和产业化,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