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区)一品牌”引领本溪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桓仁县的版画、本溪县的农民画、平山区的满族剪纸、明山区的民俗文化、溪湖区的布艺画、南芬区的辽砚……这些带有地域、民间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的形成,标志着我市民间艺术系列“一县(区)一品牌”已经成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引领。
我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为做大做优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自2013年以来,我市在两县四区实施了“一县(区)一品牌”地域文化品牌建设工程,深入挖掘各县区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引导优势文化资源与产业资本对接,采取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方式,先后盘活闲置的小学、厂房、机关办公用房等,建成了辽砚园、剪纸园、铁刹山农民书画苑、农民工笔画艺术产业园区、本溪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关东民俗文化街六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企业、人才、园区集聚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为构建“一县(区)一品牌”文化产业大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助推特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包括财政、土地、税收、金融、工商、人才等6个方面24条优惠政策。各产业园区(基地)也出台了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剪纸园、辽砚园对入驻企业(工作室)申报、审批进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代办,出台三年免收一切规费等优惠政策;明山区规定在规划区内租用房屋,经营辽砚、奇石、书画、茶海、手工艺品等文化旅游产品的商户,免部分租金;本溪县和桓仁县免费为书画和版画创作者提供创作场所和培训服务,极大降低企业创业门槛,给创业者吃上定心丸。也是从2013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划拨1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在资金扶持方式上增强“造血”功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通过项目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在资助内容上强调“好钢用在刀刃上”,对辽砚、剪纸、农民画、版画等重点领域和具备良好成长性的品牌项目精准扶持。
为提高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知名度,我市加大了宣传推介力度,先后举办中国(本溪)文化产业博览会、辽砚文化节、剪纸创意文化节、特色文化产品贺春展、辽砚奇石大集等展销活动,并扶持我市文化企业和产品参展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东北文博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60余次,使我市一批文化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目前,辽砚文化产业园、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桓仁版画获评省文化产业“一县一品牌”示范项目。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被命名为全国剪纸艺术培训基地、中国剪纸艺术创意创作中心,辽砚文化产业园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东明艺术品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