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县调整种植业结构 打造农村经济发展新支撑
“赚了这么多!”,农民张德才把手边刚刚用来算账的算盘往前一推,高兴地说道。“俺家有6亩地,以往都是种苞米,一年到头也就能维持个温饱。去年俺们用其中4亩地栽培了辣椒,没想到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
和张德才一样,去年秋天,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城镇黑峪村的其他村民们也都喜出望外。2017年春,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引导支持下,村民们打破旧有的种植习惯,大幅提高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收获了喜人的成果,几代庄稼人的致富梦终于越发明朗。
2017年以来,本溪县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深入开展种植结构调整,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的喜人局面。
“我们主要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做文章,引导农民致富增收。一方面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打造资源优势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发展好、示范带动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本溪县农发局副局长刘冬海告诉记者,他们不断加大对县域农事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重要的中药宝库和辽宁省“五大药材基地县”优势,以中药材“一县一业”省级示范县为平台,建设小市镇城沟村中药材核心示范园,实现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引导、项目落实、技术创新来整合土地,进行规模生产,推动绿色特色产业发展。现在,食用菌、“武星”小米、优质水稻、软枣猕猴桃等项目都得以规模化发展,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抓手。2017年,本溪县成功引进辽宁吉膳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200亩发展南方苔菜种植项目。
今年在该县生产的“南菜”就在南方市场成功上市,成功打造我国“北菜南运”的第一品牌,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南方蔬菜专业生产基地、辽宁省最大的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同时,该县在已具雏形的观光、休闲、采摘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类基地规模,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出更多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支撑、新引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