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五字诀”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为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日前,市委社会工作部以“话民约、树新风、迎春节”活动为载体,通过“学、讲、传、行、选”五字诀工作法,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推动文明新风融入群众生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平山区桥北街道河西社区的居民代表大会现场,一场关于居民公约的学习会气氛热烈。社区工作者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将公约条款与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引导居民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正是“学”字诀的生动写照。如今,以“学”筑基的模式正在全市铺开,各村(社区)依托“三会一课”、知识竞赛、文艺活动等载体,让公约学习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生活温度。
在明山区高台子街道台地村会议室内,老党员正在讲述村规民约背后的故事。这样“面对面”的文化传承,生动地诠释了“讲”字诀的内涵。为实现以“讲”明理, 传承文化根脉,我市搭建红色议事会、乡贤讲坛等平台,组织老党员、道德模范、乡贤等解读公约内涵,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不少群众表示,“听老党员们讲村规背后的故事,切实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也坚定了将公约精神代代相传的决心。”
不久前,桓仁满族自治县八卦城街道福民社区的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将居民公约的内容巧妙地融入春联之中;南芬区南芬街道铁山社区通过一场文艺汇演,将公约内容以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呈现,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接受移风易俗教育。这些以“传”扩面且充满烟火气的传播方式,成为了“传”字诀的创新实践。同时,市委社会工作部以“线上+线下”方式,组织指导村(社区)充分利用微信群、农村大喇叭等平台广泛宣传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以“行”践诺,凝聚治理合力。农历除夕当天的本溪满族自治县铁路社区,百余名居民自发组成清雪志愿队伍,用行动诠释公约精神。为让基层治理落地生根,全市各村(社区)鼓励百姓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交通劝导、邻里纠纷调解、破除陈规陋习等文明实践活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行”字诀的生动实践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随着以“选”促优,树立标杆典范的深入推进,“选”字诀这种鼓励百姓建言献策的开放式参与机制,让基层治理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在溪湖区河东街道后石社区的“金点子”征集会上,一场关于公约的修订完善事件引发了热烈讨论。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后续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邀请专家学者、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评选,培育具有示范效应的先进典型,让文明新风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风。
如今,“五字诀”工作法的创新实践,使我市基层治理焕发了新的生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画卷,正在山城大地徐徐展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