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民生资讯>详细内容

行走在公益路上的快乐团队——溪缘爱心联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纪事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7-01-23 10:09:47 浏览次数: 【字体:

 打电话找侯书文的时候,她正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控烟志愿者经验分享交流会。她说,1月14日我们溪缘爱心联盟有一场春晚,现在正在排练,你可以去看看。你要采访的相关情况,我晚一点微信发给你。

  侯书文是溪缘爱心联盟公益团队的队长,她带领的团队已走过了8年的志愿服务之路。

  从10人到800人

  本溪的三九天真的很冷。1月10日晚上5点半,溪缘爱心联盟的20多名志愿者,冒着严寒来到群众艺术馆的排练厅,为春晚的演出做着准备。

  排练厅里很热闹,一台录音机正在播放歌曲《纤夫的爱》,“演员”们穿着自己制作的演出服正在紧张排练,每个人都很专注。工作在本钢的沙长青下班直接赶来,他是个很壮实的人,看不出他会与舞蹈有缘,但他在《纤夫的爱》这个舞蹈中,扮演了一个让人快乐的角色。他说,加入溪缘爱心联盟两年多了,收获很多,能做一些奉献社会、帮助别人的事,心里很快乐。

  沙长青的身边,站着舞蹈指导老师赵雷,这个阳光帅气的年青人正在为“演员”的动作纠错。他说:“溪缘成立时,我就参与了,能坚持这么多年,是因为我愿意与这个团队一起,实实在在做公益,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我觉得很充实。”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正是源于这样的想法和感受,让溪缘爱心联盟的志愿者们,携手前行,撒一路温暖。

  说起溪缘爱心联盟,还真是一个有故事的团队。

  2009年1月20日,是溪缘爱心联盟成立的日子。说起这一天,侯书文记得特别清楚。她说:“我在市疾控中心工作,了解到艾滋病虽然不好治疗,但可以预防。我就想,如果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都了解情况,防患于未然,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也就是从那天起,她与9名年轻人一起,举起了防艾宣传的旗帜。他们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防艾宣传内容比较单一,团队的伙伴们就建议:扩大公益活动范围。于是,他们把控烟宣传、禁毒宣传、肺结核防治宣传以及农民工维权、帮扶贫困群众等都纳入团队的活动内容。

  公益的路,宽了;参加公益活动的人,多了。

  侯书文说:“我也没想到,身边的伙伴们都很乐意做公益。团队组建的第二年,就有100多人参加进来,到现在已经有800多人了。年龄大的74岁,最小的10多岁,团队中有公务员、工人、农民工、学生、医生、律师等等,我们的团队就像个小社会一样。”

  能把这样多的人,聚集在公益的旗帜下,不仅是公益自身的魅力,还有团队踏实做公益的精神。

  穿上带有团队标志的红马夹,在街头做各种义务宣传,团队成员都很兴奋。但他们有个都要遵守的“规矩”:不准自拍。每次2个小时的活动,要全身心投入,不能“走神儿”。团队安排专人为整个活动拍照,不突出某个人,事后,在微信群里分享。

  遇有“犯规”的队员,侯书文一定会严厉地“纠偏”。她说,公益不能作秀。

  作为队长,侯书文凡事走在前,成为大家的榜样。她说:“公益这事,不能摆样子,要实实在在地做,才能有凝聚力。”

  每当提起团队的事,侯书文都带着一种感动:“我感恩团队所有的人,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让我们在公益的路上,走出了精彩。”

  1200次公益活动与7万小时义务服务

  这几天,溪缘爱心联盟的志愿者们,正在忙着包饺子,为他们帮扶的130多名贫困群众攒“年货”大礼包。

  聂红鑫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就是为贫困群众包饺子。“是在一个志愿者朋友的饭店,20多名志愿者下班就去了,自带食材,包了几千个饺子,一直忙到夜里11点多。第二天,我们分组走访贫困户,不仅带着饺子,还带了水果、鸡蛋、牛奶,看着受助者的那份感动,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说起做公益的事,聂红鑫感受很多。她说:“参加公益活动,特别充实。我的行动影响着家人,我爱人也主动参加公益活动,每次他都说愿意为公益活动出车。”说到这里,她笑了。

  扶贫济困是溪缘爱心联盟的一项“重量级”活动,至今,侯书文还记得帮助贫困白血病患者小强的事。

  那还是2011年的夏天,一位与侯书文熟悉的媒体记者找到她说:“姐,南芬有一个家庭生活贫困的孩子小强得了白血病,第一个化疗做完了,接续治疗家里拿不出钱了,你们能有办法帮帮他吗?”

  侯书文给沈阳医大打了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医生说,小强的病如果治疗及时,治愈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时间很紧,他们立即安排了筹款的义演活动。那天下午一点多,侯书文带着10多名志愿者来到永丰商业街,为义演搭台。晚上6点多,下班的50多名志愿者陆续赶来,大家根据小强的情况,编排了一些节目,现场气氛很好,市民纷纷献爱心。演出结束后,他们筹到1万多元钱。

  志愿者的努力,让孩子的治疗得以延续。

  时间转眼到了十一假期,知道孩子要回家作暂短的休息,侯书文就与4名志愿者一起来到南芬看孩子。这一看不要紧,小强家的状况又让侯书文的心悬的起来:破旧的房子潮湿、脏乱,外面的烟囱都倒了。

  溪缘志愿者开始行动了。从10月4日到12月底,侯书文带着志愿者来他家18次,300多人次参加了志愿服务:屋里糊上了花墙纸,挂上了新窗帘,添置了被褥和其他生活用品……邻居说,小强他爸结婚时屋里都没这么漂亮。

  两年后的8月,一场大雨,冲坏了小强家的房子,无助的父子俩想到的还是溪缘。

  一场帮扶再次启动,半年后,小强家有了新的砖瓦房。

  侯书文说:“溪缘每年开展的大大小小公益活动有150多次,8年来共开展1200余次公益活动。”

  3000个“健康包”和3000名农民工

  在本溪的建筑工地上,有很多为城市发展挥汗出力的农民工,这是个需要健康关怀的群体。

  溪缘成立的第二年,他们与中华红丝带基金会合作,针对农民工群体启动了“健康包”项目。

  “健康包”免费发放,里面装的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水杯、牙膏、牙刷、耳勺等等,还有健康宣传资料。

  合作第一年,基金会给溪缘200个“健康包”。当时是在冬天,志愿者们踏着小雪,来到本钢的一处工地,发放了“健康包”,还为农民工表演了节目,并认真填写了基金会要求的调查问卷。大家觉得,这件事很受农民工欢迎。

  到工地宣传,不能影响人家的工作,志愿者都是在工人吃午饭或晚上下班后去做健康知识宣传。

  这件让农民工受益的好事,得到了很多建筑企业的支持,广通公司因此与溪缘结成公益联盟。老板感激地说,你们为农民工做了一件好事,这些我们没有精力顾及的事,你们做到了。

  农民工们说,这个“健康包”我们太需要了。

  实实在在的公益宣传,也赢得了基金会的信任,每年发给溪缘的“健康包”都在增加,7年间共发放3000多个,3000多农民工从中受益。

  溪缘的每一次街头巷尾的宣传活动,都在传递一种信息:公益,让这座城市越来越温暖、美好。

  ……

  1月14日,溪缘第8 个春晚如期举行。

  计划下午2点开演,可中午12点参加演出的志愿者就早早来到现场布置舞台、化妆,热闹异常,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最高兴的是侯书文,她特意穿了一件红衣服,头上带着一个很卡通的鸡年头饰,非常喜庆。她忙前忙后张罗着,与大家打着招呼。

  音乐响起,演出开始了。侯书文站在台下一角,略显疲惫的脸上挂满笑容。掌声响了起来……

  在溪缘这个团队中,侯书文就是那个鼓掌最响的人。

  恒心公益  助人悦己

  溪缘爱心联盟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团队,800多名志愿者聚集在公益的旗帜下,以无私的付出,传递着温暖和正能量。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当爱心与善良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时,那聚起的一定是向上、奋进的精神力量。

  溪缘8年,公益活动花硕果丰,是因为他们的踏实。不作秀,不摆样子,把每一次活动都做得实实在在。于是,队伍壮大了,项目拓展了,需要帮助的人受益了。

  溪缘8年,公益之路越走越宽,源于他们的恒心。8年的奉献和付出,考验着溪缘的每一名志愿者,1200多次活动,7万小时的义务服务,他们以坚定和执着,恒心做公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收获快乐。

  公益活动,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温度和“高度”。本溪还有很多像溪缘爱心联盟一样的团队,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增添暖色。

  为溪缘、为公益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