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医养结合发展与问题并存 推进融合亟待加强
在养老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本溪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注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积极探索,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情况和医养结合机构相关情况,国家统计局本溪调查队抽选10所养老机构进行了200份问卷调查,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占比30%,民办养老机构占比70%,问卷有效率为99.5%。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医养结合工作稳步进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医养结合机构现状:第一,养老机构积极向医养结合型、养生养老型延伸发展。目前本溪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本溪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本溪市第五社会福利院及两家民办养老机构,已经与医养结合协作单位本溪市金山医院、本溪市红十字会医院、本溪市康宁医院、本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政府计划于2016年年底将全市具备条件的所有公办、民办养老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二级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的深度融合。另外,全市推广“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使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第二,养老机构入住率良莠不齐。由于政策倾向、收费标准、设施配备及环境方面的差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明显高于民办养老机构。本次调查的3家公办养老机构中,有2家入住率在90%以上,进入难度也较大,而另外7家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则集中在40%-79%,空置床位较多。第三,收费情况大同小异。在本次调研的10家养老机构中,护理费用收费情况如下:对于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或基本能自理的,收费标准为每月800元-1200元;对于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或升降等设施,能够半自理的,收费标准为每月1200元-1500元;对于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行为依靠他人护理的,收费标准每月1500-2000元。另外公立养老机构自费入住的,收费区间为1000元-2000元不等。第四,医疗和养老服务日趋完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养老机构对养员进行定期体检,50%-60%的机构建立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养员就医绿色通道,并拥有基本医疗护理项目,40%-60%的机构有精神慰藉、助浴、医疗保健讲座、疾病愈后康复、肢体康复锻炼和健身服务,70%-80%的机构提供餐饮、娱乐和聊天服务,并且3所公办养老季候医疗和养老服务较民办机构更全面,其中第一社会福利院、第五社会福利院设立了医疗门诊、卫生所,且均拥有卫生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2. 入住老人基本情况:第一,入住老人年龄层次较高。本次调查的10所养老机构的189名入住老人中,男性81人,女性108人。被调查对象以60岁以上为主,占比为93%,其中,60岁至70岁老人占比为23.9%,71岁至80岁老人占比为76.1%,81岁以上老人占比为27.3%。能够完全自理的有116人,占61.4%;半自理的41人,占21.7%;需要24小时护理的32人,占16.9%。第二,享受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有侧重。经调查,76.7%的调查对象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接受过医疗服务,主要集中在就医绿色通道、定期体检和基本医疗护理上,占比在67%-77%,34%-42%的调查对象享受过精神慰藉、医疗保健讲座和疫病愈后康复服务,在养老服务方面,主要集中在餐饮和娱乐服务上,其他服务如心理评估、健身、家政和助浴等则享受较少。第三,对机构服务满意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提供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比分别为48.7%和46.6%,满意度较高。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资金投入不足、来源单一。养老是一个公益性的微利行业,投入成本大,回收周期长,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目前养老机构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公办养老机构资金主要是政府拨款和收取自费养员的入住费用,民办养老机构主要靠自筹资金和收取入住费用,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参与社会养老机构经营的很少。加上近年来的物价和工资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养老机构由于其行业的公益性、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定价不可能随着市场波动水涨船高,因此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第二,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在政策和资源方面加大工作协同力度。第三,养员在享受相关医疗服务时未纳入医保统筹范围。目前医保资源有限,养老机构等非医疗单位实现医保统筹还存在一定难度。第四,从业人员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本次调查中,“人力资源匮乏”也是养老机构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一方面,体现在护理人员的素质整体不高,受访机构中,护理人员大多为外聘下岗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21人,占比仅为11%;初中或中专学历的125人,占66%,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比为22%,其中,社会工作者18人,占比仅为9.5%;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整体薪酬水平偏低,一名护理人员平均对应5位老人,与高强度劳动不相符的是劳动报酬水平较低,调查机构中,护理人员平均收入在1200元-2000元,同样是提供护理服务,目前市场上月嫂的工资水平按客户反馈、工作年限以及培训等级不同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最后,专业医护人员严重缺乏,由于薪酬水平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导致养老机构中具备医疗知识的专业护理人才紧缺,招收相关人才也存在很大困难。
4. 相关对策及建议: 第一,政府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医养结合机构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一方面做好养老机构用地的预留和储备,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可适当优惠;另一方面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激发医养结合市场的活力。第二,加强政府引导,健全协调机制。建立民政、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第三,协调有关部门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第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养老服务人才,建立合理的酬薪保障机制,提升护理人员的薪资水平及福利待遇,并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养老护理队伍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