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木耳敲开大甸子村百姓致富门
一大清早,桓仁县桓仁镇大甸子村村民张桂玲刚吃完早饭便来到村旁的林地里照看自家的林下木耳,“要是没有这些木耳,我儿子可能就没法读大学了。” 2年前,张桂玲为了供儿子读大学开始种植林下木耳,如今,她们全家依靠林下木耳过上了好日子,每次谈到木耳张桂玲都是满脸喜悦。
自从2004年该村的留守妇女倪淑芬意外地在落叶松林里培植出干干净净、黑油油的林下木耳后,该村大批的留守妇女便自发地充分利用当地森林茂密,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水源洁净的自然优势,在村旁的天然林中培育林下木耳,继而趟出一条不出村门就能致富的增收路。随着该村林下木耳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镇、村两级政府将林下木耳作为重点培育的绿色主导农业项目之一,从政策、技术和资金等多个方面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有机林下黑木耳特色产业。镇、村两级政府多次组织农民外出到吉林省延吉市等地考察学习当地先进的培植经验;定期聘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技专家到村里讲解林下木耳新型种植技术,并成立桓仁大甸子林下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发挥村里林下木耳致富带头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协调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难题,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促使每年该村的林下木耳总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40%。2015年,大甸子林下木耳成为全县“一村一品”产品,有效地提升了该村林下木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由于该村的林下木耳品质优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使该村的林下木耳远销至沈阳、大连和北京等大中城市,一些来自沈阳、本溪等地的市民还专门驾车到村里购买木耳,实现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今年春季,经该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后决定,在该村的一个占地近7000平方米的学校旧址处,投资建设一个一体化食用菌设施基地,解决该村在林下木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缺少大型发菌室、储藏室和晾晒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瓶颈问题,进一步提高该村林下木耳的种植规模和品质,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切实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据统计,目前,全村林下木耳的种植户已有60余户,从业人员达到230多人,种植规模和品质呈逐年上升趋势。
记者感言:大甸子村留守妇女倪淑芬在不经意间打开了林下木耳这项产业增收的大门后,该村农民们便团结起来依靠本村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发展林下木耳产业,实现了不出家门就能赚到钱的梦想。
而在此过程中,该镇党委和村党支部适时地从政策、技术、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鼓励和引导农民,不仅为他们指明了创业方向,也调动了他们的创业积极性,才使这项产业得以长效发展。这也正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