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民生资讯>详细内容

古城村2000亩平地人参成为农民增收“聚宝盆”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6-05-24 09:54:49 浏览次数: 【字体: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是中央赋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定位、新目标之一,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绿色有机”的现代农业和三产融合的休闲农业提供了天时、地利,那么,本溪乡村农业产业都啥样?有哪些让人兴奋的新业态、新经济?还存在啥问题?从即日起,本报记者深入乡村田间地头,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走百村、看百业,打捞鲜活的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和事儿,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今年春天,桓仁县古城镇古城村民王永耀种植的100多亩平地西洋参全部冒出泥土窜出绿叶,喜得他激动地说:“再有5个月,前年栽种的20亩西洋参就能卖钱了,这得感谢村班子帮我找到发财路。”

 位于桓仁县城北部的古城村共有 4098人,总面积31.1平方公里。近年来,为了推动百姓增收致富,村两委班子围绕农民增收积极帮助百姓上产业,在经过聘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依托境内众多河滩地的优势资源,集资集力发展平地人参,在短短四年的时间,发展平地人参2000多亩,为农民致富建起新的“聚宝盆”。为了推动此项产业发展,村干部首先出钱带领村民到平地人参发展好的吉林集安市取经学习,让村民长见识、取真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此举大大激活了村民致富的头脑,他们觉得,一样的土地种玉米只能挣1000多元钱,而种平地人参,三年下来就能挣10万多元。这给该项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时间在该村掀起了平地人参种植的热潮。

 在此基础上,经上级组织帮助,该村又筹措资金200多万元,为全村发展平地人参的地块都通上了水泥路,从而疏通了平地人参产业发展交通瓶颈,鼓舞了更多的群众投入到平地人参生产中。目前,该镇已经有近百户群众发展平地人参生产,规模达到2000多亩,成为辽东平地人参产业大村。目前,全村有40多户村民从事平地人参生产,并拉动200多户村民从事平地人参生产就业,每三年可增加产值上亿元。

 在此基础上,该村还有30多户村民在林下做增收大文章,共发展林下参1500亩,刺五加等中小药材320亩,推动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参和中药材专业村。

 记者感言:过去有句老话,叫做“依山靠山,临水吃水”。桓仁县古城村依靠特有的山林资源,通过专家论证、取经学习,确立了走平地人参助推村民增收的产业,为该村“一村一品”建设创造了成功条件。在采访中,记者由衷地感到,发展“一村一品”村级经济,既要结合实际,也要做好发动工作,用村民看得见、理得清、认得准的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发村民发展致富产业的热情,是该村“一村一品”的成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