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好人”群体引领山城新风尚
最近几天,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正在着手编辑《本溪好人》2015年卷,这已是第三卷,入选的 “本溪好人” 有99名。从2012年评选宣传“本溪好人”以来,全市已累计发掘好人好事线索2200余件,宣传展示775位候选人的先进事迹,346位“本溪好人”脱颖而出,他们以善行义举,筑起了道德高地,形成了推动本溪发展进步的正能量。
2012年以来,为放大好人效应,打造好人之城,我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本溪好人”的先进事迹,形成学习好人、崇尚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风尚。在宣传评选“本溪好人”的过程中,我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先后刊出“本溪好人”、“寻找城市的道德丰碑”等宣传专栏专版532期,宣传展示775位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每月公布一次“本溪好人榜”,全方位报道好人事迹和评选动态。利用新媒体,策划推出“图说好人”纪实图片集和“本溪·正能量”微信,利用影像、新媒体讲述好人背后的故事,“失去双手的泡菜哥”、“豆腐女孩”先后被省文明网等多家网站和微信平台转载。特别是“本溪·正能量”微信的推出,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泡菜哥”梁日明也因此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购电话,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递正能量的行列中来。
好人精神是文明风尚的引领,是发展力量的凝聚。为此,我市大力弘扬好人精神,宣传好人事迹,学好人、做好人的社会新风已经得到彰显。我市依托各级党组织和行政事业单位、群团、企业等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10多支,培养志愿服务活动骨干2234人,发展邮政“爱心驿站”48个、“环卫工人爱心驿站”186家、“爱心车队”3支、“爱心服务站”41个、“爱心超市”27家。着力建设品牌队伍,
鼓励扶持以谭久多、都基华、郑毅等先进典型命名的志愿者队伍做大做强,变“明星”为“群星”,形成“选树一个典型、培育一个团队、发展一个群体、影响辐射一个领域、带动促进一个地方风气好转”的效果。我市组织开展“爱心漂流、书香本溪”、“邻里守望”、“擦亮本溪,做最美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市80多支志愿者队伍,3000多个学雷锋小组,8万余名注册志愿者长期活跃在山城的大街小巷,以实际行动推动核心价值观由表及里、由念及行。截至目前,全市有21人当选“辽宁好人”、4人当选“中国好人”,获评市级道德模范51人、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9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人。
全市以“好人受尊重”、“好人有好报”为价值导向,以重大节日、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帮扶、走访、慰问、关爱身边好人活动。建立“本溪好人”资料库,先后投入44万元对各级道德典型进行走访慰问,并协调相关部门和县区开展险房维修、免费体检等关爱活动,帮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解决事业发展、生活扶持、子女就业等一系列实际困难。发起成立“本溪市道德公益金”,专门用于对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本溪好人”进行帮扶,对道德典型在公益活动中的意外伤害给予一定的救助,截至目前已投入公益金9.9万元对22位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进行了帮扶,在全社会唱响了“好人有好报”的道德强音。
好人,是一个称谓、一份荣誉,更是一种力量。“本溪好人”活动开展以来,一大批我们身边的好人进入百姓的视野,成为大家行动的楷模。我市先后有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9人当选辽宁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46人当选“本溪好人”。
他们来自基层,服务群众,身上反映着本溪人最最质朴的真与善,代表着山城社会道德的主流价值,他们身上所激发出的向善潮流,正是建设诚信友善本溪的道德基础。他们用高尚的行为,标注了山城的道德新高度,感染着身边的人,成为一股推动社会文明的正能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