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民生资讯>详细内容

“编外”社区工作者郭英田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6-03-02 09:33:57 浏览次数: 【字体:

见到郭英田的时候,他正在明山区程家社区书屋帮助整理图书。他是社区书屋的常客,也是义务管理员,每当看见有居民把图书弄得比较凌乱的时候,他就一本一本地把书摆好,看见椅子上有灰尘、地面脏了,他就赶紧收拾干净。

2006年,我市第一个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完工,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程家社区正式成立。有一天,郭英田拿着户口本到社区登记,他对社区负责人说,他退休了,社区需要帮忙尽管开口,一定会尽其所能,义务服务。从那时起,郭英田就成了“编外”社区工作者,每天大部分时间在社区“上班”。

社区成立之初,社区党委想把居民团结起来,却不知道从何入手。郭英田建议社区组建文艺团体,开展文体活动,把互不相识的居民团结起来。社区党委采纳了郭英田的建议,决定组建秧歌队。郭英田协助社区找文艺骨干,走街窜户登记喜欢扭秧歌的居民,60多人的秧歌队很快成立。悦耳的锁呐声响起来,震天的锣鼓敲起来,喜迁新居的棚户区居民扭起欢快的大秧歌,尽情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程家社区秧歌队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经有100多人,有舞龙的、耍狮子的、跑旱船的。每年正月十五,明山区都举行秧歌大赛,程家社区秧歌队年年夺得第一名。

后来,社区又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太极扇队、柔力球队、鼓乐队和书法家协会,郭英田积极参与各项文体活动。社区刚成立那会儿,开展文艺活动缺少电视和音响设备,郭英田就把家里的电视和音响搬到社区供大家使用。

2014年中秋节,附近两个施工队300多农民工不能回家过节,郭英田提议,社区文艺宣传队为农民工专场演出。

每次演出前,他都提前两个多小时到场,帮助工作人员布置会场、接电路,照看场地和演出设备。他的老伴儿也非常支持他,每当他在演出场地“执勤”时,老伴儿就给他送水和吃的。

演出时,为了保持演出节奏紧凑,不空场,郭英田总是在后台忙来忙去,看看下一个节目的演员是否到位。一旦有个别节目不能正常演出,他赶紧协调其他节目和演员补台。每年春夏秋时节,社区每个月演出十几场,一连演出几个月,每次演出的前前后后,街坊邻居都看见年近七十的老郭忙碌的身影。

除了积极参与、组织社区文体活动外,郭英田还配合社区做好环境整治、绿化、防洪和除雪等各项工作。每年春天,社区植树种花时,郭英田都推着小车到处送树苗。每年汛期,社区的抗洪抢险名单中都有郭英田的名字。

2009年夏天,山洪爆发,B区靠山一侧两米高的围墙外洪水咆哮,眼看就要越过围墙冲进楼群,两栋楼的一、二楼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郭英田和几位志愿者冒着瓢泼大雨,在居民楼旁边的一段围墙砸开缺口,让洪水顺大道流走。

2012年7月,社区清理楼道小张贴和乱涂乱画,并对墙体进行粉刷,郭英田和两名志愿者每天从早到晚,推着小车送涂料,整整忙活3天。

社区负责人赵淑淳告诉记者,社区无数次荣获国家、省、市、区等荣誉称号,与郭英田等社区志愿者多年来的无私奉献分不开。郭英田不仅被评为本溪好人,还作为程家的优秀居民代表受到国家和省政府领导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