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银行机构两年为企业减费让利近3亿元
在央行年初的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大议题下,我市各家银行机构已经在为全市企业融资减负的道路上稳扎稳打地前进着。近日,记者从市银监分局获悉,我市金融业通过缩短融资链条、银行业提供低价优质金融服务、取消不合理项目等多重手段,从2014年至今的两年时间里,共为全市企业融资减费让利总额近3亿元。
不在输出端设关卡,让企业尽可能地轻装前进。市银监分局在如何为我市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算盘”上真可谓是双手并用。据了解,在2010年以前,我市银行业主要由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组成,这“三驾马车”担负了全市的金融服务业务。然而随着我市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品种单一与创新需求之间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反差。市场最终决定了如何选择。2010年后,本溪银监分局先后引进了兴业、广发、盛京、朝阳银行等外埠银行分支机构,并成功组建了本溪城商行等本地法人机构。到2015年末,我市已经形成由7大类、20家银行机构、410家营业网点组成的门类较为齐全、竞争较为充分的银行业金融格局。我市金融业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至此形成,这也为促使银行业充分竞争、提供低价优质金融服务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银行多了,链条短了,可这链条上的“毛刺”还得精细打磨。市银监分局在“内功”上又做起了大文章。首先是降低运营成本。分局积极引导督促辖内银行业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比如建行就合理利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中融资利息优惠的条款,积极推广融资租赁保理业务,为本钢集团办理业务5亿元,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126万元,同时银行多获得手续费收入59万元,取得银企“双赢”的良好结果。其次继续缩短融资链条,开展银行跨业融资合作专项治理,规范银信、银基、银证等各类合作业务,提高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促请政府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降低担保费用。除此之外,银监分局还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规定,安排专人通过暗访和专项检查的方式,大力整治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的收费行为和收费项目,压缩负累空间,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