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kxjsj-2021-00098 发布机构: 本溪市科学技术局
信息名称: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21-12-21 成文日期: 2021-12-21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2021-12-21 15:57:39 【字体:

2021年以来,市科技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落实我市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多角度、多层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将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纳入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十四五”期间,针对钢铁、水泥等重污染行业,全市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计划组织开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先进装备研发。

二是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布局和支持可有效提供科技支撑的平台建设。重点推进我市国家中成药技术创新中心转建、尾矿库固废资源利用成果转化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尾矿库固废资源利用成果转化平台已完成平台基础建设,并陆续开展了人才团队引进、重大科技科技项目实施。推进本溪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标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进行转建规划,开展本溪深圳大湾区分中心(基地)建设。持续布局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辽宁开普医疗获批组建辽宁医学影像设备研发及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创新中心,龙新矿业获批组建辽宁省深地资源绿色智能开采技术创新中心,上药北方药业等5家企业申报组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打造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高地。

三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本溪市重点产业发展和污染防治需求,市科技局组织我市多家企业参与了辽宁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撮合对接会、中科院成果转化对接等一系列科技对接活动,为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对接搭建桥梁。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促进绿色技术成果在我市尽快落地转化。已陆续推动本钢集团联合东北大学企业牵头组建了“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等典型类产学研联盟27个,“本溪市壹立方砂业铁尾矿大宗固废产学研联盟”等提升类产学研联盟33个。联盟将围绕能源环保、资源利用、绿色制造、医药创新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研究与合作,实现全产业链创新融合,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四是聚焦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医药产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本钢集团公司“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研究及其在钢铁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华润三药中药生产AI智能制造技术”等4个项目成功纳入2021年省科技“揭榜挂帅”计划。辽宁壹立方砂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实施的2020年省科技重大专项“大宗工业固废含铁尾矿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按计划顺利开展实施。

此外,本溪东和硅材料有限公司”铁尾矿粉与农林废弃物制备双重土壤改良剂”、本溪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层燃工业锅炉超低氮高效燃烧技术”等一批项目已纳入市级重点科技项目储备库,后续将按照项目成熟度陆续启动实施。

五是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分类推进、梯次发展、动态管理的创新主体培育新格局。对全市上一年度获新认定及重新认定的37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260万元。全年举办企业培育专项申报培训会2次,组织开展了5个批次的企业申报工作。全年新培育雏鹰企业10家,瞪羚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净增28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净增14家

六是积极创建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已由市科技局联合高新区牵头起草《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把握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趋势和产业布局新动向,共提出了4个方面13项具体措施,通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完善企业服务链条,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通过提升产业特色,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到十四五”末期,示范区产业布局将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产业竞争力进入国内前列,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中高速发展,打造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政策高地,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七是积极开展绿色生态科普活动宣传。依托生态文明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载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组织20个省市科技特派团组开展科技下乡,推广指导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