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kxjsj-2025-00006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科学技术局 |
信息名称: | 市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提案》(第3046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发布日期: | 2024-06-07 | 成文日期: | 2024-06-07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提案》(第3046号)答复
市工商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的工作
《提案》提出我市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突出问题:一是动力不足,不想创新;二是“品牌”终身,忽略创新;三是能力有限,不会创新,并提出了四点建议。问题的提出客观、准确,直接触及了我市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难点,提出的建议对下一步开展我市相关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2023年,我市在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上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着力政策支撑,出台科技企业扶持政策。为提高民营中小企业申报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我市积极作为,及时制定政策措施,及时释放政策红利,缓解三年疫情和“三重压力”所带来的冲击,使企业申报成本降低。先后出台了《本溪市关于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山城英才计划”广泛集聚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政策》和2023年《本溪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本溪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吃技术饭、走科技发展的路子。
(二)大力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主要是通过摸清我市现有培育价值企业底数,建立起数据库,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有针对性培育,提高效率。市科技局调研组调阅全市民营企业19938户数据,按照科技标准筛询,选调出1200余家有科技含量的企业,经由县区科技局通过社区进行摸底排查后,最终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269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62家、雏鹰企业数据库25家、瞪羚企业数据库15家,共计371家。利用数据库,建立多方联动的培育机制,形成了“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的良好态势。
(三)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质效。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发挥科技金融的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为本溪科技金融工作奠定基础。
科技金融工作开展在我市起步较晚,科技型企业贷款门槛高,金融机构对企业不了解不敢放贷,二者之间如墙之隔。为了拆除“篱笆墙”,使金融血液顺畅流进科技企业。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要求全市抓好落实。在市金融发展局的配合下,我们把域内金融机构和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拉到一起进行有效对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银企直接车”,先后在高新区东北大市场先后组织了4场银企对接会,会上科硕、龙宝、东颢、寨香、木兰花等企业达成融资意向。同时积极争取省贷款贴息政策。银企直通车活动的开展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自主创新动力,使成果不断涌现。
(四)开展科技招商系列活动,促进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聚焦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基础,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方向,围绕产业层次升级、企业主体培育、科技成果引进,重点引进国内外高科技成长企业、领军人才项目、新兴研发机构等“带土移植”人才团队项目。通过带领企业到深圳人才交流会、北京科创会、沈阳人才交流会等走出去招商活动,同时在高新区组织双创大赛和承办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等双向活动,极大地宣传了我市科技创新等相关政策,推动了域外人才、项目、团队、企业来溪开展技术攻关等创新活动。
(五)开展进校园引才招聘活动,加大进校园招聘力度。市人社局近两年来,组织开展进校园招聘活动129场,走进省内外高校91所,其中现场招聘42场,网络招聘87场,共组织1473家次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8532个,收到高校毕业生求职简历5199份。
一方面是自行组织招聘活动,一是充分抓好本市辖区内的高校资源,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掌握高校招聘活动时间,及时组织本市企业进校园招聘,搭建好企业与学校联系的桥梁,多次在本市辖区的辽宁科技学院、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开展现场和网络招聘活动。二是主动联系省内外其他高校,组织我市企业参加校园现场和网络招聘,已在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现场和网络招聘,招聘效果良好,获得企业的好评。
另一方面是组织我市企业参加省统一组织的招聘活动。参加了全省在西安、成都、重庆、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江苏开展的“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暨“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校园招聘活动,组织了我市玉晶玻璃、好护士药业、龙新矿业等8家企业参加,收到高校毕业生简历300余份。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
一是继续加大科技招商引进企业力度。聚焦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基础,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方向,围绕产业层次升级、企业主体培育、科技成果引进,重点引进国内外高科技成长企业、领军人才项目、新兴研发机构等。
二是继续组织实施产学研联盟。发挥头部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育上下游配套企业。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上下游配套企业组建产学研联盟。
三是继续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活力,优化科技成果供给。加强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共享,促进科技成果供给。推进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产出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
四是继续深挖潜在的科技型企业。联合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调整好科技型企业培育数据库,作好分类指导和培育,提高科技型企业后备力量。
(二)民营企业发展保障方面
一是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辽宁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示范企业,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进我市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民营企业管理创新。鼓励引导创新创业基地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广泛、更具体、更廉价或是公益性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基地及服务平台的服务效能。
二是推动域内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开放共享。以开展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工作为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创建品牌,转型升级;以重点实施“培育企业、打造小巨人”等专项工作,引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三是组织开展本溪市知识产权保护“亮剑护航”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
四是持续推进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鼓励职业院校与民营中、小企业深度合作,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用人需求数量少,且岗位分散的特点,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培养、实施人才定做。加强学历在校生创新思维和技术技能培养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同时在开展社会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过程中,加大培训学员的创新思维培养与训练,为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