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skxjsj-2023-00004 发布机构: 本溪市科学技术局
信息名称: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106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主题分类: 2022年
发布日期: 2023-01-06 成文日期: 2023-01-06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关于对政协本溪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106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1-06 08:50:19 【字体:

市政协委员南芬活动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铁尾矿开发利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委员们对本溪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正如提案所说,尾矿开发利用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局自2009年以来,从南芬被列入科技部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始,就一直持续关注、支持铁尾矿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一、规划先行。

2019年我局在总结前些年固废资源利用技术开发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结合东北全面振兴政策和绿色矿山建设、生态立市战略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大环境,借助东北大学的技术力量,编制了《本溪大宗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规划》,以铁尾矿为主攻方向,综合梳理技术发展趋势,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为主线,以固废利用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资源招商、科技招商、政策招商为手段,筹建产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的实质性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以5-10年的时间建成省内铁尾矿固废利用产业发展标杆。

2021年,市发改委借助大连晟源环境有限公司的实力,编制了《本溪市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这是一个全面的涉及所有本溪市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规划,规划内容详实,对全市固废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技术集成。

自2009年以来,本溪市共投入市级科技经费500多万元,先后对10多家固废利用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给予资金支持,涉及到尾矿再选、钢渣微粉生产水泥、铁尾矿渣生产建材、海绵城市透水建材、铁尾矿干法排渣、粉煤灰轻质陶粒制造等技术。2017年,市科技局集中精力实施重点产业突破,以本溪东和硅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的尾矿渣制造纳米级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粉的高新技术研发为突破口,国内首次成功完成纳米级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粉生产,并以纳米级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粉为改性添加原料,开展了陶瓷热阻产品、高级吸附洗护用品、橡胶耐磨耐低温改性、新型自发热纤维纺织品、超耐磨陶瓷金属、复眼金属等产品研发试验,开展了尾矿渣生产人工砂、尾矿渣活化技术、活化尾矿渣与有机肥混合制作有机无机保湿复混肥、土壤改良剂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生产。以辽宁壹立方砂业有限公司为主成立了铁尾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中循新科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固废网、危废网)达成长期合作,开展技术集成及示范工作。截至目前,共收集相关科技成果45项,其中涉及专利的30项,整理国内外相关政策50多条,梳理行业技术专家30余人,涉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20多个。

提案中提到的泡沫陶瓷、微晶玻璃、烧结砖都是国内比较成熟的技术,但由于能耗较好,在国内极度重视环保限制高能耗,且本溪焦炭和天然气极度紧缺的大环境下,很难被发改部门批复立项。

三、典型示范。

壹立方自企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宗固废资源领域的研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积累铁尾矿研发经验,逐步深化对尾矿固废资源领域研发的认识,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形成了科学配套的生产工艺和成套装备。在我局的积极沟通协调和大力支持下,企业长期与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华建材(辽宁)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固废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应用方面拥有多个发明专利,并参与了相关行业标准的编制。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成功地实现了铁尾矿废石制品在混凝土、各种砂浆、海绵城市建设领域中的应用,尤其在尾矿渣大掺量制造装配式建筑构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本溪龙新矿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尾矿渣胶凝回填技术进展顺利。

2019年,我局组织骨干精英全程参与研发课题设计,指导项目申报,组织专家为项目建设提意见和建议,丰富研发课题内容,力推绿色矿山建设-铁选尾矿资源化利用项目纳入2020年省科技重大专项,获得1000万元科技重大专项资金。联合中国固废网创始人杜根杰,制定铁选尾矿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案,将我市同类企业、省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20多家以筹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方式糅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打造固废综合利用众创空间,为建材行业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办公空间和研发试验条件,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国内行业标杆企业。

四、未来发展。

1.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利用园区产业、技术、项目、人才、资源、资金集聚、能源需求集中的诸多特点,充分挖掘潜力,多部门协同作战,提高政策支持力度,突破双高产业限制,实现产业破局突围。

2.打造标杆示范企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中试基地,带动产业、行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产学研战略联盟活力。

本溪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