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砚
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
辽砚独产于辽宁本溪,其特有的地质地貌经上亿年演变,形成碣石红和石青绿两种奇石,即紫云石和青云石,此砚石素有“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的雅誉,这为辽砚的创作和雕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天然资源,青蓝色的石材上,生有几缕紫色的纹理似蓝天红霞凝于砚台之中,凝神望去,令人浮想联翩,文思泉涌,倍受历代文人雅士之珍爱,当年张学良与其蒙师白永祯合赞辽砚的绝句为:“关东山里奇宝开,蓝天红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辽砚,珍品独秀四宝斋”。
据史料记载,辽砚兴于辽金时期,距今有上千年历史,辽砚深得萧太后喜爱,被封为“御砚”。发展到清代,此奇石已不只局限于雕刻砚台,还用来雕制屏风,烟盒,座屏等欣赏和实用品,相传清代始祖努尔哈赤在一次游猎时不小心迷了路,遇到一村看到青红相间的奇石铺地,围成院落,颇有一番世外桃源之感,便令随从请来当地一位知名老者,才知这就是流传久远的辽砚砚石,恰好此老者擅长雕刻,家藏有几方宝砚,既送于老汗王,这位马上皇帝爱不释手,此后,辽砚一度传开,在努尔哈赤的号令下,老者又雕琢了一座山水座屏,现收藏于沈阳故宫内。
1929年,张学良下令征集辽砚,参加全国首届西湖博览会。当时辽砚名扬遐迩,与端砚齐名,并有“南为端砚,北为辽砚”的称谓。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时,带去四方辽砚,以作馈赠,被日本友人称作是中国的“国宝”,邓小平高兴地说“辽砚是中日友好的特殊使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