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yshjjsj-2023-00037 | 发布机构: | 本溪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
信息名称: |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2023年工作相关规划情况 | 主题分类: | 相关规划 |
发布日期: | 2023-09-06 | 成文日期: | 2023-09-06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2023年工作相关规划情况
今年以来,市营商局2023年主要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相关规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在全市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贯彻落实本溪市委关于打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深入开展“六个年”活动部署大会会议精神,制定《2023年“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计划》,围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4大方面,确定14项具体工作任务。按照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要求,协调组织各县区、各部门按照进一步细化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完善工作措施和考核办法,建立工作清单。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落实周调度、半月梳理、当月汇总的推进机制,统筹调度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各项工作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高标准推进数字赋能改革。研究制定《2023年本溪市数字赋能政务服务工作方案》(本政办发〔2023〕9号)。以“穿透式”为标准,组织211个部门、单位的1000余名审批人员,对全市8982项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三轮“颗粒化”精细梳理,梳理要素信息360余万条(次),厘出企业群众办事涉关的身份证、不动产证等政府核发类材料3078个、第三方机构出据材料347个,形成可供其他兄弟城市复制的事项材料改革梳理成果和数字赋能重点改革结果清单等数据资源。同步开展应用场景设计,进行系统开发,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建设7类特色服务场景,搭建“全市通办事项服务专区”,通过“全程网办”或“异地代收代办”的办理方式,实现办事企业群众足不出户或者打破地域限制办事。搭建“部门联办事项服务专区”“市县联办事项服务专区”“市县(区)乡镇(街道)联办事项服务专区”,通过重塑审批流程,推动政府部门之间进行联合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目标。搭建“零证明”应用平台、“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平台。实行容缺办理事项1755项,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事项59项,对接信用中国(辽宁本溪)汇集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嵌入事项办理流程,实现信用应用和守信约束。搭建“一证(表)通办事项服务专区”“适老化专区”“秒批秒办专区”“便民服务专区”“助残专区”,丰富办事情景,实现特殊服务办事查询便利化。新系统已于6月6日正式上线试运行,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使用新系统受理业务,办事企业群众已实现政府核发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等13类材料免于提交,涉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道路运输服务业经营备案、创业服务等191个事项,对应办事材料277条。
(三)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全面完成市本级政务服务场所升级改造并启动运行。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办公场所宽敞、办公环境舒适、硬件设施先进,将实现全市38个部门及医保、社保、不动产、房产交易等分中心集中办公,涉及项目审批、企业登记注册、便民服务等1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中心统一开展窗口服务,进一步创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条件,实现办事的“加速度”,赢得政务服务的“有温度”。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窗口服务管理。制定《2023年本溪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价工作方案》,与《2023年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量化表》配套,规范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本溪市便民服务中心(站)考核办法》,全面统一规范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建设。三是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良好氛围,已选树10家业务示范、行为模范、场所规范、廉洁典范的窗口单位作为我市首批“清风辽宁政务服务窗口”单位。
(四)更好发挥12345平台解决企业群众诉求作用。分流信访问题,全面开展“12345+网格”工作。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城市,已完成全市515个社区(村屯)网格联网点的搭建。依托省12345平台基础框架,开发出符合本溪实际的“12345+手机”模块,“社区直报”模块。各县区都已搭建网格化办理终端,“12345+网格”取得初步成效。4月4日,《人民日报》以我市网格化诉求办理工作为案例,点赞辽宁“12345+网格”工作。省纪委5月12日召开的全省处置检举举报和化解信访问题工作第二次专题调度会上,省纪委奇凡书记在讲话中,对我市明山区创新的网格员领办、街道首办、指挥中心交办、区直部门承办、纪委监督办的“五办法”提出表扬,称该区通过“五办法”有效解诉2000件,全区12345诉求量同比增长29%,带动信访同比下降39%,要求加紧总结推广经验。市纪委监委、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制定热线平台诉求督办联动工作机制,确保12345平台诉求受理、转办、督办、考核、问责等全过程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市12345热线累计受理企业群众各类诉求9.76万件,即时转办率100%,按时反馈率100%,办结率95.61%,满意率94.21%,有效回访率98.09%,平均办件时间3.86天。受理省12345平台转办诉求1857件,即时转办率100%,按时反馈率100%,办结率93.54%,满意率93.69%,有效回访率100%,平均办件时间8.3天。知识库点题答复率100%。12345平台诉求办理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五)坚决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专项行动。组织县区营商局成立工作专班,从督办、协调、宣传等方面分解工作任务,横向对接市直各部门,建立全市统筹、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为包保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一事一策”逐个问题制定解决措施。我市在“万件清理”监督行动中,共对471件营商环境问题进行清理,已办结455件,办结率96.60%。
(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一是编制完成《本溪市数字政府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市本级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二是建设数字本溪指挥决策系统,有效汇集整合数字资源,完成数字本溪指挥决策系统前、后台部署工作,已累计收集覆盖10个主题的数据 1100余项。三是编制政务数据目录,完成全市41家单位调研工作,梳理政务数据763条,推进数据一次归集、多点使用。四是建设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覆盖单位持续11周保持新增,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部门全覆盖。
(七)推动惠企强企政策免申即享。印发《关于开展惠企强企政策梳理的通知》,推进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全面梳理惠企强企政策,对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开展实地督导工作,逐部门梳理“免申即享”事项。截至目前,将符合条件的16条市级制定的惠企强企政策,推送到省政务服务网和“辽事通”APP专区上线,实现“免申即享”。
二、存在问题
数字政府建设与先进地区差距大。我市的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与自身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囿于信息化基础设施、软硬件系统和人力资源支撑能力,与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
三、下步打算
(一)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按照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周调度、半月梳理、当月汇总的推进机制,统筹调度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营商环境提升年”四个方面、14项具体工作任务取得扎实成效。
(二)深入推进“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深化行政权力规范化、标准化改革。严格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版),落实清单之外无审批。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2023版),将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事项范围。二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科学向经济开发区赋权,提高开发区行政管理效能。三是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推动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要素与全省统一。四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积极推出一批“一件事”,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入口、统一管理”。
(三)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提升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发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服务作用,持续提高进驻“综合窗口”事项比例,打造“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完善在线咨询、智能服务等功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强化“辽事通”APP数据汇聚和场景建设,实现更多高频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三是推进党政机关“一网协同”。加快推进各级各部门业务系统接入协同办公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提升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持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一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把控信息化项目审批,打造一批实用、好用的应用平台。二是持续推进现有资源整合,有效避免重复建设。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打破平台间数据壁垒。四是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一批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五)着力营造公平诚信法治环境。一是持续开展政府失信专项整治。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切实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杜绝“二次失信”,推进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正本清源。二是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诉求,惩治阻碍本溪振兴发展的腐败毒瘤和作风顽疾。
(六)全力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完善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对已办结问题进行全覆盖核实,避免出现弄虚作假、被办结假办结等问题。二是持续推动“免申即享”和“直达快享”改革,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实现政策和服务精准找人。
(七)更好发挥12345平台作用。全面推进“12345+网格”建设。明确融合对接标准、工作体系建立、实践应用范围,组织在网格化试点平山区和明山区开展试点观摩经验交流会,推广试点工作典型做法,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继续发挥好12345平台与市纪委监委联动监督作用,特别是对群众多次反映、办理超期的问题,进行联动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