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政务要闻>详细内容

“把准脉”“开药方” 合力打造顺畅交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建委、市公安局创建“最佳服务成果”工作纪实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7-03-27 10:13:18 浏览次数: 【字体: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依法监督作用,为我市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把准脉”“开药方”,与市公安局、市建委等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推进,合力推动我市交通环境不断改善。
  为了摸清我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症结所在,市人大常委会委托专委会与市公安局、市建委对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发现,我市交通存在道路资源匮乏,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增长较快,路网结构不合理,停车泊位不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60多名人大代表,围绕促进全市交通事业发展提出了41条意见和建议,并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类和整理,最终形成了11个建议件转交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办理。对涉及多部门、办理难度较大的建议,他们积极组织召开集中办理协调会,先后组织协调会2次,邀请代表42人次,开展集中答复3次,确保建议得到及时解决。
  为了解决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多名市人大代表联名向市政府提出了“吸纳民间资本、开放公共服务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吸纳民间资本开放公共服务提供了法律支撑,并研究制定了《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本溪市城市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积极为提升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法律保障。市建委、市公安局等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拿出了解决和改进的工作方案,为涉及交通事业的重大项目审批开辟绿色通道,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据了解,2016年我市共完成10个吸纳社会资本项目,其中7个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显著提升了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针对行车难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与市公安局、市建委发挥合力推动作用,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制定了《本溪市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在峪明路、解放路、地工路设置中央隔离护栏10000余延长米,规范了行车秩序;在人民路铁路岗至文化宫转盘开通了“潮汐车道”;在解放路和峪明路设置了公交专用车道,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区域道路通行能力。为解决停车难问题,相关部门在特定时间段允许道路单、双侧停放车辆,并建立停车体系平台系统。同时鼓励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停车场及停车楼建设,推进地面停车向立体停车转变。截至2016年11月,市建委、市公安局等共设立停车泊位1467个,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分配的任务。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还亲临一线督办,促进问题解决。他们组织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对我市交通难点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小华山道口、西芬路交通拥堵,以及中心医院周边占道经营等存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我市道路交通更加通畅、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