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全省领跑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组莅溪检查督导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对我市“优教通”资源建设给予充分肯定。窥一斑而见全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教育强市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系统,实现了令人欣喜的跨跃式发展。
记者了解到,2010年10月,我市被国务院体改办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市,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惠民工程”、“固基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予以强化,成立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与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各县区、学校也成立相应机构,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12年,市政府将“班班通”工程列为为市民做的12件实事之一,下发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全市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实施方案,市教育局投资6400万元为每所学校升级设备、搭建平台,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并于2013年建立起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完成了“人人通”空间实名注册,平台集成了网络教研、资源推送、家校互动、网络备授课等24个功能栏目。2014年,我市再次对“人人通”平台进行了升级,把云资源服务与“人人通”平台整合为“优教通”平台。2015年,市教育局投入2400万元更新了教师和学生用计算机7700余台。
结合市委、市政府构建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市教育局以PPP模式与其同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先后与电信、联通、移动等通讯运营商签署了智慧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教育专网、录播教室、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等项目建设进行了合作。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了30间录播教室,现阶段正在加紧建设集教育管理、安全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资产管理等15个子系统的云教育管理平台。与此同时,全市还组建起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200多人的技术支持服务队伍,建立起覆盖市、县(区)、学校三级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做到了人员到位、责任明确。
超前的理念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市智慧教育工作成效初现。2012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三通工程”100%全覆盖,“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工程建设位居全省前列;建成了资源位居全省前列的“优教通”平台,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均衡发展。到目前,全市100%的教师初步掌握班班多媒体设备的操作,98%的教师掌握了电子白板软件的基本功能,40%的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60%的教师使用“人人通”平台授课,25%的教师建立了特色空间,实现本地化优质教学资源区域共享量2.3万余条。2015年,我市又将信息技术学科考评纳入学生中考成绩之中,为教育信息化进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注入了原动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