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政务要闻>详细内容

用项目升级扭开全面振兴“总阀门”——“项目建设升级年”媒体基层行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6-05-17 09:36:41 浏览次数: 【字体:

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幕之际,在当前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减,面临“滚石上山”之难的关键阶段,山城本溪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围绕项目建设调结构促升级、如何练好内功、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更好、后劲更足,市委、市政府对症下药,坚持“问题导向、短板导向”,用项目建设升级全面扭开振兴发展“总阀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犹如春天的信风,吹遍了辽东大地,汇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动能。借着这股“动能”,市委、市政府精准定位,乘势而上,启动了“项目建设升级年”,这其中既有一系列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又包含了新兴产业的壮大发展,既丰富和提升了“三都五城”新本溪的发展思路,又开启了本溪全面振兴新“引擎”。

最近两周,本报记者随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省、市媒体项目建设升级年基层行”,深入到两县四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复工项目建设现场进行采访调研。从浑江两岸到太子河畔,从乡镇到村屯,从市区到工业园区,所到之处,记者们看到一个个重点项目施工现场正忙着平场地、打基础,“公仆”们忙前忙后助力“加油”,建设者们加班加点抢进度、赶工期,打响了全市新一轮项目建设“攻坚战”。

当前,本溪振兴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处于攻坚克难的最紧要关头。不拿出“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讲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劲头,没有“比学赶帮超、多快好省干”的氛围,怎能有所作为?面对压力和挑战,是瞻前顾后,灰颓懈怠?还是要拿出百倍的努力主动出击,奋力一搏?

全市干部职工用行动做出了有力的回答。

在各县区、各部门以及各项目建设现场,无论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还是项目投资人和建设者,谈得最多的是发展的办法和思路,干得最多的是跑手续、抓施工,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他们身上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我们工地上有9台桩机、9台吊车、20余辆装卸车进行主厂房打桩作业,现在打桩机昼夜不停,每天至少打50根桩,力争保质保量推进项目顺利施工。”4月18日,在明山区高台子街道办事处赫地社区的国电投本溪热电厂项目建设现场,头戴安全帽、鞋上满是黄泥的项目基建副总经理胡海明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供热面积可达1257万平方米,取代109台小锅炉,预计明年供暖期前投产。”

同在施工现场的明山区委副书记佟盛强介绍说:“这个总投资30多亿元的项目从招商到落地,再到开工建设,遇到的困难的确不小,为了保证项目顺利施工,区里专门抽调精干力量,克服各种困难短时间内啃下拆迁等一个个‘硬骨头’,保证不误工期。”

《若干意见》关于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战略为本溪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如何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各县区使出“浑身解数”,拿出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儿当仁不让争政策、抓招商、上项目。

在各个项目建设现场,随处可见县区干部的身影。在上药集团益合云掌生物科技健康食品项目建设工地,桓仁满族自治县副县长郭鑫介绍说:“围绕中央7号文件,我们梳理出109条具体任务,涉及重点对接和争取项目363项,县政府成立了对接小组,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我们要以‘百米的速度、万米的韧劲’,抢抓机遇争政策,攻坚要素促开工,全力招商扩增量,快速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东风湖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地产二期门前,记者遇到正在实地查看建设进度的溪湖区副区长刘旭,他说:“我们划分了工业产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新溪湖印象’四个板块,成立了四个推进组,

倒排工期,倒逼责任,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开复工。

以有效投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项目建设升级年的核心,也就是说要通过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打造本溪产业的“升级版”。依托我市优势资源,市委、市政府在区域发展上不断创新思维,提出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大材料、大数据“五大产业”发展思路,聚合释放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此次县区行,记者看到传统产业正从“原”字号、“初”字号向“精、深”延长“手臂”,一些产业项目也一改过去小而散的产业形态,逐渐形成产业链条和布局合理的产业集聚区。 大健康、大旅游、大材料等新产业、新业态亦从“冒头”逐步向“燎原”之势升级。

溪湖区环宇磁业湿压异性磁铁生产线项目是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链上的一个闪光点,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这家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四川、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24小时昼夜生产方能满足订单需求。正在现场进行新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的公司负责人邓文宝告诉记者:“这次新上项目就是要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冲击欧洲汽车行业质量控制标准,产品价格能达到原来的3倍还多。”

在桥北经济开发区金拓焊材辅料生产及金属压轧项目现场,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王学武介绍说,继成功引进金桥焊材、银龙预应力等项目后,金桥焊材的战略合作伙伴——金拓焊材也在桥北落户,即将投产,金桥焊材另外两家配套企业也将入驻桥北,形成以项目招项目,进一步拉长产业链的良好态势。

大健康产业也正悄然在山城各县区抽芽开花,初步形成以高新区为龙头,两县为两翼的全域药都化雏形。在高新区,可以看到实力派的生物制药产业项目——上海绿谷药都制药抗老年痴呆药生产基地项目;在桓仁县,可以看到健康食品产业项目——上药集团益合云掌生物科技健康食品项目;在明山区,可以看到体育产业项目——李家山体育地产公园项目……

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一路走来,上下一心的干劲儿令人鼓舞,加快建设的喜人景象令人信心倍增。据市发改委副主任赵岗介绍,到4月底,全市开复工项目195个,年度计划投资22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开工83个,年度计划投资90亿元;续建项目复工112个,年度投资达135亿元。山城人民正和着这个春天万物勃发的节奏,奋力走在全面振兴的新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