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菜”鼓起桓仁菜农“钱袋子”
“今年春节过得真是累并快乐着!你看,正月还没出门,俺家3个大棚的蔬菜和草莓都卖光了,收入15万多元。”在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采访时,当地棚菜户孙继武满脸喜悦地对记者说。通过抓大棚反季蔬菜种植产业,寒冬正月已经成为桓仁菜农大把增收的春天。春节过后,800多农民兜里揣进两千多万元的增收“红利”。
在桓仁县东部山区沙尖子镇,拥有六个温室的吴志闯正在精心地侍弄着已经结果的西红柿苗。年前,他把大棚的反季小菜销售一空,又马不停蹄栽上了西红柿。他说,腰包里有了钱,干大棚蔬菜的劲儿更足了。再有不到半月,他家的西红柿就上市了,早春还能挣上第二拨好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沙尖子镇党委充分发挥当地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发展棚菜生产,一方面为每个大棚投入1万元资金进行补助帮扶,刺激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协调农民连片发展棚菜产业基地,并把产业需用的水、电,乃至作业道通到每户大棚,推动全镇棚菜产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目前全镇6个村共建起温室大棚828个,从业农民达600多户,今年各种反季蔬菜生产可达3000多吨,总收入达到1200多万元。
大棚芹菜生产是桓仁镇五道河子村的一项“传统”致富产业。为了满足村民的致富需求,镇党委积极与县农业技术中心取得联系,请来农技人员对五道河子村大棚芹菜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并针对节日期间芹菜热销这一市场行情,控制芹菜的成熟时间,确保芹菜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村党总支又协调县农发局为棚菜生产专业户换上新钢架、卷帘机,并新建了2个占地220亩的棚菜小区。目前,全村年产芹菜200余万斤,推动农民增收900多万元。去年,这个村在市县各级政府扶贫资金帮扶下,又投资500万元,建日光温室蔬菜主体工程10栋,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作为我市冬季草莓生产基地的雅河乡,今冬草莓更是成为村民增收的“抢手货”。有着30多年草莓种植历史的雅河乡,经过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巧打时差种植草莓,不仅让闲置的土地得到了二次利用,也满足了冬季草莓市场的需求。现如今,无公害、口感好的荒甸草莓已成功打入桓仁县及周边城市的水果市场。尤其是在春节期间,通化、集安等周边城市的商户都争先前来收购。据统计,目前,雅河乡草莓种植面积700亩,种植户已达到170多户,年产草莓1120余吨,今春收入达到1100多万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