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记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明山区欢喜岭村党总支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7-06-29 10:59:06 浏览次数: 【字体:

  明山区欢喜岭村因出产优质西红柿而远近闻名,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集体的财力也越来越雄厚。带领这个村子走上致富路的,是一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欢喜岭村党总支。
  欢喜岭村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有党员88名,预备党员2名。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关键还看党支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党员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全村各项工作的成效。因此,欢喜岭村党总支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他们坚持开展理论学习,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多年来,欢喜岭村党总支形成了一个“惯例”,凡集体大事必须由班子成员讨论决定,从未出现过“家长制”“一言堂”现象。他们认为,村委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总支和村委会必须是一个共同战斗的集体,绝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有了这样的共识,欢喜岭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真正成为了一个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战斗堡垒。为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总支和各支部每个月都召开党员学习汇报会,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的理想和宗旨教育,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班子内部、党员之间的误会,
  增强党员的集体观念、群众观念、民主观念和法治观念,使他们在面对艰苦工作和困难问题时能够挺身而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多年来,欢喜岭村党总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共同富裕奔小康。西红柿是欢喜岭村的龙头产品,产品长年供不应求。为了让这个产业长盛不衰,村党总支组织农民党员成立了“西红柿专业合作社”,健全了管理章程,从西红柿种子引进、田间管理到产品销售都实现了科学管理,全部工作由村委会和合作社统一协调。合作社的党员们发挥自身能力和特长,主动为种植户们提供帮助、排忧解难,耐心讲解种植技术,传授致富经验,切实履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让西红柿种植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承担了引水工程设施改造、维修保养等一切费用,并修建水泥作业道1100米,不仅使村民的生产环境得到了改善,也为西红柿采摘创造了良好条件。
  经过几年的发展,欢喜岭村现已建成西红柿大棚100栋,面积250亩,每个大棚每年至少收入5万元。目前,欢喜岭村的西红柿已经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基地也升级为高标准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及农业园区,2015年获得中国工商总局注册的“欢喜岭”地理商标,欢喜岭村党总支正在带领全体村民,努力打造“东北第一柿子”品牌。
  欢喜岭村党总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着村集体财力日渐雄厚,欢喜岭村党总支开始谋划在全村普及农村合作医疗。近年来,村集体把本应由村民自掏腰包的合作医疗费全部承担下来,每年为村民支付30多万元合作医疗费,并为村民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村集体还为村卫生所补贴人工费、取暖费,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误事的医疗保证。
  为了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欢喜岭村党总支在村里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设三个服务窗口和专职工作人员,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了村民办事不出村。村里有200多户村民原来一直饮用河道水,不仅卫生不达标,而且管道多处漏水,十分浪费。村党总支研究决定,由村集体投资20万元,新铺设管道3000多延长米,接入市自来水公司管道,使这些村民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村集体还为村里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提供500元的生活补贴;为20多家困难户提供房屋维修费每户5000元;投入10万元为4名转退军人建房、修房。多年来,欢喜岭村党总支组织全村党员,义务为老兵、贫困户打扫卫生、种地、铲地等,累计捐款5000多元用于老兵、贫困户的生活补助;义务维修水泥村路路面100多平方米,清运垃圾20余吨,清理路边排水沟500多延长米。
  作为全国千千万万基层党组织中的一员,欢喜岭村党总支不论是在带领村民致富,还是在遂行护林防火、防洪防汛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都做到了党员带头、党员开路、党员冲在第一线,真正实现了有党员的地方就有效率,有党员的地方就有保障。
  在村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欢喜岭村先后获得“本溪市创先争优示范村”“本溪市城乡共建标兵村”等荣誉称号,西红柿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也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示范社”。2016年,欢喜岭村党总支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