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县“企业+贫困户”订单式脱贫模式见真章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贫困户李庆武从武兴农牧场场长武佩坤手里接过800元“分红”时喜不自禁。1月10日,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子镇武兴农牧场举行精准扶贫、脱贫分红大会,对2016年以扶贫款入股企业的小峪村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8口人进行年终分红,每人都领到了800元红利。
我市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如何让贫困户顺利脱贫,本溪县委、县政府动足了脑筋。如果简单地把省级下拨扶贫款发给贫困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此,他们经过考察调研、反复论证,尝试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致富能人来当贫困户脱贫的“合伙人”,依靠他们的产业致富经验,带动贫困户脱贫,让农民有限的1381元扶贫款成为脱贫的股本,致富的“引子”。小峪村是省级贫困村,为了帮助村里摘掉“贫困帽子”,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武兴农牧场场长武佩坤沟通,研究出以“企业+贫困户”的订单式脱贫模式。县扶贫办主任钟军介绍,就是以省级下拨的扶贫资金为48个贫困村民各租赁1亩土地,由武兴农牧场负责生产管理,种植谷子,每亩产值1800元,年底固定利润为800元分给贫困户。贫困户刘希华说:“我们啥也不用干,政府给的扶贫款让我们成了股东,白得800元分红,而且听说武场长明年还要给我们增加分红,真是感谢政府和企业啊。”
据了解,平时,贫困户还可以到农牧场打工挣钱,学习种植技术。小峪村贫困户张永香的丈夫丧失劳动能力,还要供俩孩子上大学,她今年一直在武兴农牧场干活儿,她告诉记者:“在这儿每月收入至少1800元,再加上年底的分红,今年我家的日子好过多了。”到2016年底,由于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小峪村建档立卡的2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当天,贫困户们喜笑颜开地陆续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分红”。贫困户边国东告诉记者,今天他们除了领到分红还收到了武佩坤场长送给大家的“福利”——一袋大米和一箱杂粮:“眼瞅着过年了,打心眼里高兴!”
武佩坤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镇扶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贫困户入股,实际每亩地纯利润并没有达到800元,但武佩坤想让贫困户尽快脱贫,因此牺牲部分企业利益,让利给农民。“我也是农民,能帮助贫困户脱贫是我的心愿,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共同致富才是真富。”武佩坤说。他还告诉记者,今年,武兴农牧场除了对签协议的贫困户继续保底分红外,还和镇里签订了协议,将用不同形式带动全镇6个村发展“一村一品”,通过产业带动、企业安置就业帮扶等形式,实实在在地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