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面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访南芬区委书记王文国
日前,南芬区委书记王文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是南芬区加速发展的行动指南。围绕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南芬区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二三一”发展产业格局,抢前抓早制定《实施方案》,包装了4个方面45个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和对接项目、政策和资金。
关键词:工业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落实《若干意见》,南芬区将从哪些重点项目入手,加快工业产业集聚步伐?
王文国:今后一个时期,南芬区将以铸件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思山岭铁矿等重大项目为依托,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包装推进包括聚鑫达短流程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东铄新材料激光焊接扩建项目、以硅石和方解石为代表的新材料研发平台项目等11个项目,打牢产业基础,提升产品品质,培育开放型经济,拓宽市场和招商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十三五”期间,南芬区将如何推动服务业全面升级?
王文国:南芬区将在全力打好旅游文化品牌上做文章。重点包装推进如大冰沟森林公园景区开发、关东特色旅游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俊安物流园、财神寺续建等10个项目。补齐城南旅游短板,挖掘整理好6大文化品牌,打造东北地区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提升服务业水平。
关键词:特色农业
本报记者:抢抓政策机遇,南芬区将如何做精特色农业?
王文国:南芬区将积极发展地域特色农业。重点包装推进4个项目:在思山岭、郭家、下马塘建设特色果品基地项目,打造全市新鲜果品配送基地及特色果品深加工基地;在思山岭推进冷水鱼深加工项目,建设冷水鱼深加工生产线及冷链物流设施;发展林地、耕地药材,培育中草药生产加工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宜居宜业
本报记者:《若干意见》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方面面的工作作出部署,南芬区将如何抓好落实?
王文国:南芬区今后将积极推进20个民生项目,包括以南芬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为重点,完成高速公路北出口、城区燃气、城区路网改造、污水管网改造、休闲健身广场、城区生态屏障等建设;推进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润庭佳苑建设项目;推进丹霍线二期工程高等级公路建设、下马塘新市镇商业街改造项目及附属配套工程、细河流域南芬段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进而加速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打造宜居宜业环境,让全区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