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满月”我市消费热度不减
自1月26日我市开展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活动以来,以手机为主力军的数码产品市场点燃了消费者换新热情。“国补”开展一个月来,热度始终不减,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根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次补贴活动的我市线下实体店销售额平均增长1.5倍。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销售3C数码类产品核销数量7856笔,带动销售额近2300万元,为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提供了重要支撑。
记者在站前大器数码手机卖场看到,有关“国补”政策的各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部分中老年消费者在亲属的陪伴下正在挑选心仪的手机。销售人员一边介绍产品性能,一边向消费者介绍“国补”的相关参数信息。“很多消费者就是冲着‘国补’来的,因为能直接降低购机成本,再加上春节档、开学季,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被直接调动起来了。”大器数码手机卖场总经理邓岳告诉记者,受“国补”政策的联动效应,店补、厂补以及运营商也都参与进来,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叠加红利”。手机的消费档次也从以往均价2000——2500元, 提升到中高端的3000——4000元。自购新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月10日,大器数码手机卖场累计完成销售额超过195万元,同比增长49.43%,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2.75%,“国补”政策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本轮补贴政策标准以及消费者如何申领补贴?根据市商务局发布的信息,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的补贴标准为:单件产品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以开具发票金额为准),本年度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补贴单件销售价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消费者可通过云闪付、辽事通等入口领取补贴资格,在购买政策适用产品时,采用“支付立减”方式享受补贴。本轮补贴活动采取资金总量控制、名额有限用完为止方式,截止日期到2025年12月31日,具体实际情况以市商务局通告为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