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联盟获省科技厅专项支持
通过企业当“盟主”,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正在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发挥显著作用。近日,经省科技厅评定,我市的壹立方砂业铁尾矿大宗固废产学研联盟和辽宁中海康靶向制剂产学研联盟2家联盟各获得20万元专项支持。
“打破企业、高校‘两层皮’,实现创新优势‘1+1>2’。”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就是充分释放企业、高校的创新优势,联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从而形成信息对称、智慧共享、利益共赢。
由盟主企业辽宁壹立方砂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辽宁金铠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组成的铁尾矿大宗固废产学研联盟,围绕我市大宗工业固废等资源化利用产业需求,开展铁选尾矿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目前已成功实施“大宗工业固废含铁尾矿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新型聚氨酯发泡颗粒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项目,部分项目获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立项,并为全市至全省工业固废堆积和处置难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辽宁中海康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沈阳药科大学,组成本溪市辽宁中海康靶向制剂产学研联盟,凭借盟主企业自身在靶向制剂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共享高校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优势,顺利开展了辅酶Q10注射液和维生素K1注射液2个品种的技术攻关和研发。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积极培育制度性创新成果,不断完善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架构、形成机制、管理方式,以我市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鼓励产学研联盟科技攻关。目前,包括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本溪市中药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本溪市东北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产学研联盟等首批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在内,我市已陆续组建涵盖资源环境、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33个。通过围绕企业技术需求,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全产业链创新融合,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让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现实生产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