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股东”年夜饭前说“奔头”
1月27日,农历腊月三十。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喜庆的春联贴上墙,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小峪村李庆武家的小院子里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的“年味”里。“过年好!快进屋,屋里暖和。”见到记者,李庆武步履蹒跚地拉着我们进屋。新春新气象,暖烘烘的屋里几盆花竞相开放,仿佛在应和着主人心中的喜悦。
“今年真高兴!”围坐在饭桌前,李庆武和妻子张永香两口子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炖鱼、牛蹄、猪爪、笨鸡等年夜饭满登登地摆了一桌。“以前呀,一到过年心里就不是滋味。家里条件不好,总感觉像是对不起老婆孩子似的。再加上过完年,两个念大学的孩子又都要交学费,心里愁啊。”李庆武感慨地说。由于自身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又供养着上大学的儿女,一家人的生活相当困难。“但是今年好了,靠着国家的扶贫好政策,俺们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女儿现在大学毕业也在北京工作了,儿子现在大四实习了,今年感觉心里可有奔头了。”
2016年,县扶贫办在小峪村采取“企业+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当地的农事龙头企业武兴农牧场,以“份子地”的形式让和李庆武家一样的23户贫困户成为 “股东”。“去年年底,俺家分红得到了3200元,我在农牧场打工又收入了5000多元,再加上享受政府的低保和我老头的残疾人补助,这日子好过多了!”李庆武的爱人张永香告诉记者。春节前,市国土局又给他家送来了5000元的教育扶贫资金,现在儿子最后一个学期的学费也有着落了。张永香用筷子给家里每个人的碗里都放上一块猪蹄,笑着说:“这些猪蹄都是前蹄,希望新的一年俺们的日子继续往前挠抓挠抓,都往前奔!”
儿子到院里点燃了喜庆的鞭炮,一家人的年夜团圆饭也正式开席。从他们的喜悦中,从这个小家庭的缩影中,记者不仅看到了过去一年全市扶贫的成果,也分明看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