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成为本溪文化输出的新路径——“观赛事、知本溪”CBA系列报道之三
随着辽宁药都本溪队又一次杀入CBA联赛总决赛,不仅吸引了大量外地球迷来溪看球,各路媒体记者也纷至沓来,本溪这座城市及其蕴含的文化在众多关注的目光中被放大开来并传播出去。搜狐体育的CBA随队记者陶冶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过去只知道本溪是煤铁之城,到本溪后才知道,这里还是药都、枫叶之都。”在CBA入驻本溪五年后的今天,药都本溪成为山城新的烙印。本溪,因篮球而再次声名鹊起,而成功承办CBA联赛,为本溪的文化输出趟出了一条新路。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文化输出最为成功的国家远有美国、近有韩国。一位资深球迷曾对记者说过,我不熟悉美国地图,但却知道NBA每只球队所在的城市。而韩剧中的细腻委婉,也让无数少男少女对这个礼仪之邦心生向往。文化体育娱乐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通过这些作品和赛事,我们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社会和生活,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着制造者的价值观、世界观,这就是文化输出的力量。而如今,本溪正利用CBA这一国内顶级联赛,将山城文化融入每个家庭,输出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认识本溪、了解本溪。
2011年,辽宁男篮入驻本溪。2013年,辽宁男篮正式冠名为“辽宁药都本溪队”,市政府还为此设立了2000万的体育发展资金。当时,好多人不理解,认为在财政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这么多钱养一支球队多不值得,其实不然。
短短五年时间,本溪可以说是实现了对辽宁队成功“抄底”、培育翻红、成功获利的完美驾驭。球队刚刚签入本溪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本土球员新老更替状态起伏不定,外援不给力等因素,使辽宁队始终徘徊在季后赛的门槛上。那时候最高兴的要数那些资深的篮球迷了,因为能在自己家门口看比赛无疑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随着辽宁队与本溪的进一步融合,这个球队和这个城市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辽宁队知道本溪,辽宁药都本溪队成为这个城市的标杆和旗帜,高密度的赛事宣传和报道使那些不知道、不了解本溪市的人,都通过CBA联赛对我市有了全新的认识。本溪人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下班后围着酒桌、麻将桌转的人少了,街头巷尾多出许多新生的热情球迷,看球、聊球、侃球、打球,逐渐成为本溪市民业余生活的主旋律之一。
球队影响着本溪,本溪资源丰富、底蕴厚重的文化气息也丝丝缕缕地感染着球队,“点点滴滴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本溪精神深刻融入到药都本溪队的血液之中。不知从何时起,药都本溪队被誉为联赛的“末节之王”,“打不死”的精神让对手不寒而栗。
不管落后多少分,药都本溪队都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拼抢把比分扳回来。不论是球技、球风,还是教练员和球员的个人素养,在联赛中绝对是响当当。药都本溪队成为本溪精神的一面旗帜,将本溪人踏实本分、自强不息的文化传送到全国各地。随着 “冬季到本溪来看球”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外地球迷也涌入本溪,据不完全统计,CBA联赛期间共有记者、赛事官员等千余人次来本溪参与比赛,有来自全省及全国各地的近15万名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而药都本溪队的铁杆球迷,更是随队奔赴各城市为球队呐喊助威,5年来累计3至5万人次。整个联赛球迷间、球队间、俱乐部间和举办城市间的交流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交流融合。
“积聚正能量,释放精气神”。药都本溪队的口号不仅仅是“削他”,还有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拼搏进取、奋勇争先的内核。这种文化也将伴着药都本溪队的征程,把本溪全面振兴发展的“好声音”传播到全国各地,并迎来更多的加油助威与喝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