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群众“寻常事” 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根基
自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紧盯群众“寻常事”,以“小切口”为突破,不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的发生,切实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根基。
行动中,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对各类纠纷进行联动排查,派出所驻村和社区的民警辅警坚持每天下沉社区、村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特别是对各类显现的、隐形的、易引发命案的矛盾纠纷,积极会同辖区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开展矛盾化解、危机干预等工作,引导合理表达诉求,做好源头稳控。加强重大敏感警情排查、化解、处置等工作,对涉黄赌、经济和扬言行凶等警情,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事件清单,对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查处,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的移交相关责任部门,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
在深入开展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市公安局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严格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农村“一村一辅”的足额配备要求,严格落实社区(村)民警辅警每周80%时间在社区(村)工作制度,压实社区民警五项职责任务和辅警“九大员”职责,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另一方面,在退休老党员、个体商户、保安员、外卖员、快递员等热心群众中广泛物色“平安帮手”,全面收集情报信息、排查矛盾隐患,构建全民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机制,最大化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把纠纷消化在萌芽状态。
按照“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以“分类清晰、要素齐全、内容规范、数据详实”为标准,市公安局分级分类登记造册,逐一建立台账,及时录入110报警平台和辽宁治安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一次录入、全网通用”和“一次更新、全网更新”。根据工作职责,各警种部门充分运用公安大数据和社会大数据,对矛盾纠纷分类、化解情况追踪和重点人员等各类信息进行研判,并与各分县局责任捆绑,实时指导跟踪人员排查、矛盾化解、落实稳控等工作。全面复盘已调处化解和移交其他部门的矛盾纠纷,定期开展“回访”活动,实时评估风险,对仍有个人实施极端暴力犯罪倾向和苗头的,及时报告党委、政府,提请有关部门采取防范应对措施,坚决防止发生现实危害。
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5373起,化解5271起,化解率98.1%,回访率98.3%。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