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开展“大数据赋能年”行动 为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2022年,市纪委监委积极开展“大数据赋能年”行动,坚持大数据办案和大数据监督“双轮驱动”,通过对信息查询平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有效实现了案件查办数量、质量“双提升”,为纪检监察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桓仁满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专班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大数据监督模型比对发现,北甸子乡英英沟村民纪某某在2015年和2016年,一个危房相继获得扶贫、移民两次补助,明显不符合每人只能享受一次建房补助政策的规定。围绕这一问题线索,县纪委监委对3名党员干部立案审查调查,并作出党纪政务处分。这一成功案例成为市纪委监委大数据赋能办案、大数据监督“双轮驱动”工作的生动实践之一。
市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监督模型36个,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解监督难题,推动大数据监督落地见效。特别是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大中型水库移民补贴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专项监督模型,共立案79人,处理92人,在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工作中充分显示了大数据赋能的威力。
大数据让市纪委监委查办案件更精准、更高效,通过对金融资产、行程轨迹、通讯话单等数据的关联、逻辑比对、统计分析,使得发现问题从大海捞针的“人工活”变成了精准高效的“智能活”。市纪委监委创新工作方式,同人民银行本溪市中心支行联合出台《关于建立纪检监察机关同驻溪金融机构审查调查数据查询对接机制的通知》, 指导全域20家驻溪银行机构同市纪委监委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数据查询对接平台”,依法依规开展银行账户及流水的信息化查询,将查询周期压缩至“T+3”个工作日,将9家银行查询范围拓展至全国,大幅提高了办案质效。同时,使用“数战宝”的案件数量快速攀升,分析数据由10万条激增到588万余条;推动处置成案率达到51.6%,同比提升15.2%;留置88人,同比提升102%,大数据办案的降维打击优势持续彰显。
不仅如此,大数据赋能还让市纪委监委开展的专项检查“长牙带电”。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有效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酒驾醉驾专项整治、违规使用公车专项整治、“吃公函”问题专项整治,立案瞒报身份逃避党纪政务处分人员129人,查处违规用车问题8人,排查出存在“无公函”“假公函”吃喝的“四风”问题7人。在金融领域反腐和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中,依托大数据,大大提升了监督质效。
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持续推动大数据工作规范化发展、智慧化升级,着力实现数据标准化、人员专业化,依托平台数据分析对纪检监察全业务链进行智慧化重塑,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