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地质博物馆
本溪地质博物馆坐落在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水洞景区内,是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内地质藏品数量大,精品多,科学内涵丰富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及科普价值,成为本溪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本溪地质博物馆于2006年开始建设,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向大家展示地球诞生46亿年来主要的地质变化及类型特点,馆中陈列了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史前地质遗迹,国宝级珍贵标本30余件、珍稀标本3300余件。其中金刚山义县翼龙本溪甲龙马氏燕鸟吃鱼等系世界唯一的化石标本;中华龙鸟尾羽鸟也是世界仅有的几块当中最精美的标本:幻龙鱼龙和海百合群龟九龙壁等化石标本乃是化石中的珍稀精品。热河生物群的古生物化石几乎涵盖了脊椎动物的所有门类,尤其是早期鸟类化石,带羽毛的恐龙奇特的水生蜥完整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最早的被子植物“辽宁古果”等珍稀国宝级的化石,是本溪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这里,人们通过参观便可以知道,鸟类的祖先是带羽毛的恐龙演化而来的科学道理。
馆内展示国内外和省内外的多种珍惜、精美的矿物晶体宝石玉石观赏石。集中展示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的三个园区30个景区和21个景点内的地质遗迹的地质内涵科学解释以及美学价值。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演示公园的地质特点,播放地质公园的资料光盘,最大限度地向游客提供相关的地质知识和旅游信息资料,演示本溪地壳发展变化的历史和全世界第一个成煤期,在距今3亿5千万年以来本溪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古气候条件古生物的演化,海陆变迁的种种景象。
一、地球厅:本馆共分为5个展厅,第一展厅——地球科学厅主要介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包括地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表层的面貌。
二、生命进化厅:了解了地球的早期演变。
三、矿产资源厅:本溪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矿藏资源已发现百余种,这些矿产资源为本溪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地质遗迹厅:本溪地质资源具有典型性、珍稀性、科学性、多样性和可观赏性的特点,仅地理教科书以本溪命名的就有十四处之多。2005年8月,本溪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审核,正式成为国家地质公园,整座城市成为国家地质公园,这在我国是非常罕见的。整个园区规划面积218.2平方公里,包括本溪水洞、平顶山、五女山三大园区,21个景区,30个景点,包括了本溪所有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五、多功能厅和综合厅:主要播放恐龙时代的生活习性和灭亡过程。
游客服务中心:024-44891162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