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旅游>旅游资讯>详细内容

本溪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旅游产业六大要素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决议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7-01-19 13:53:14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年12月28日本溪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经过深入调研视察,广泛征求意见,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完善旅游产业六大要素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报告》,并进行了专项工作评议。会议认为,近年来,市政府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在强化领导、改革体制、整合资源、景区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市旅游产业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认为,我市旅游产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地域、资源、文化的优势还没得到充分的发挥,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特别是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大旅游产业,打造全域旅游和建设中国北方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为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推动本溪旅游产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集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评议的意见和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就我市完善旅游产业六大要素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做出如下决议:

一、科学统筹,加快编制完善本溪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科学论证、统筹谋划,推进本溪市旅游总体规划的完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本溪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定位和工作任务,保证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可操作性,保证总体规划与分规、详规之间的衔接和统一;按照《本溪市“十三五”旅游规划》和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加快制定旅游集聚区、沟域经济带,山、水、林、泉、洞等旅游产业发展计划;制定涵盖旅游产业用地、旅游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布局、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等旅游产业配套规划和政策,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协调一致,与交通、通讯、电力等具体规划紧密衔接;同时,积极推进《本溪旅游条例》的贯彻和实施,强化地方立法在加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积极探索,努力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整合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责权及综合协调职能,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推进旅游企业改革,实现政企分开,促进旅游景区经营企业化、开发市场化、管理科学化;积极推动旅游景区资源整合,通过增资扩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最终实现整体上市。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鼓励个人创办旅游配套服务企业;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利用国家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拓宽旅游产业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

三、统筹安排,着力推进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要进一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推动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深入探索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工业发展、健康产业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按照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推进温泉旅游、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旅游及旅游产品等项目开发,重点推进温泉、沟峪、名山、古刹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尽快运行。同时,注重精雕细刻,推进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建设。以点带面,以重点项目、精品项目加快发展带动全市旅游产业大发展。

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确保本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要加强对温泉、辽砚用石和风景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探明资源存量,合理确定产业规模,避免资源过度利用和掠夺式开发;要加强森林和植被资源的保护,坚持资源保护恢复与旅游开发协调推进;要加强历史遗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加大文化遗产和文物普查力度,要建立详实的档案记录,明确具体部门或单位责任,确需进行旅游开发的项目,需事先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保护。借鉴旅游业发展成熟地区的经验,积极探索与实力雄厚、有实际旅游产业开发成功经验的旅游产业集团或地区开展合作,提升本溪旅游产业发展的档次。

五、强化质量,继续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

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提高旅游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各旅游景区之间的通达性,逐步实现主要景区和旅游旺季沿线快速交通,发挥区域旅游的产业集聚效应;完善旅游景区内的道路、亮化、公厕、医疗、卫生、通讯设施,确保旅游景区道路便利、信息畅通。积极探索利用PPP模式引入民间投资,加快推进宾馆饭店、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本溪旅游接待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积极支持利用农村集体所有和个人承包的林地、沟渠、荒地、荒坡、荒滩等开发旅游项目,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旅游业;强化旅游执法检查,加强旅游食品安全、水陆交通、特种设备的监管,加强市场诚信建设,切实维护旅游者权益。

六、注重内涵,全力推进旅游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宣传

要注重地域文化优势,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深入收集整理和挖掘本溪人文历史、民族宗教、传说典故、名人轶事等文化素材,提升本溪旅游的文化积淀;在游客集中的旅游景点建设文化墙、文化广角和文化驿站等精致的文化宣传平台,提高本溪旅游的文化内涵。要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加大对本溪旅游产业的宣传,要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利用网络、手机、公共交通工具等新媒体的宣传平台进行全时空、全方位的宣传,扩大本溪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七、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储备工作

强化“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对应全市产业结构,科学调整全市职业教育布局,努力打造1—2所培养旅游产业发展所需各类适用人才,并具一定规模的职业学校。在大中专院校建立多元培训体系和平台,同时在两县职业教育中心增设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商贸、旅游文化等专业。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旅游产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入力度,要坚持培养、引进与储备相结合,注意强化旅游产业接续人才培养和储备,为我市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